2018年5月14日 星期一

兩個女人賣40年老鞋 adidas完美復活計


台北市信義區華納威秀旁,球鞋品牌adidas專賣店前人流絡繹不絕。它的人氣,就像今年來股價表現,風頭更勝第一大的Nike

Nike雖然仍是運動鞋市占龍頭,但近3年,其銷售成長率已至少連續10季被adidas超越。今年來adidas股價漲幅是Nike 14倍,9月中旬更創下歷史新高,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稱,「Nike的運動鞋核心客戶已流失至adidas。」

身為老二的adidas,到底做對什麼事?
關鍵就是,其想透了,不跟隨老大的腳步,才有可能翻身。「我不玩我沒有優勢的遊戲。」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之言,正可形容該公司。

最早的運動品市場天下,其實是屬於adidasNikeadidas15年創立,1983年,運動用品市場是adidas掌控,Nike還只是年營收不到100萬美元的小品牌。但1984年風雲變色:Nike550萬美元,簽下一位大學籃球明星,後來證明這是史上最划算的交易之一。因為Nike為這位球星發行的掛名籃球鞋,逾30年後的今天還在熱賣2016Nike品牌價值已是adidas的逾三倍,皆是當年簽下那位籃球明星打下的基礎。這個籃球明星,就是喬丹(Michael Jordan)。

adidas從龍頭變老二,前執行長海納(Herbert Hainer)曾總結原因:不夠重視美國市場。除失去喬丹,1984年還有洛杉磯奧運,身為贊助商的Nike向運動員提供裝備,「勾勾」標誌透過電視傳遍全球,Nike自此奠定今日運動產品龍頭的基礎。過去逾30年來,Nike強攻專業運動形象,2016年,它花新台幣990億元在廣告代言等費用,比adidas高出近六成,兩者簽下的運動明星數量與含金量亦有差距。這形成正向循環,讓adidas始終無法扳回一城。

《破框》往圈外走,變運動時尚指標  大改百年商標設計,去年賺逾300
直至,運動時尚風潮的形成。這3年,運動時尚風潮出現,大家開始把運動當作一種時尚看待。adidas看到此趨勢崛起,這幾年明確開始加入「外貌協會」。最明顯例子就是,找華裔設計師王大仁(Alexander Wang)設計產品,大走時尚風。王大仁將其三葉草商標倒轉,讓近百年歷史的adidas展現年輕叛逆氣息。彭博新聞(Bloomberg)稱「既適合穿去舞廳,也能穿上運動場。」
去年,adidas淨利首度突破10億歐元(約合新台幣360元),公司財報稱王大仁系列是「成功關鍵」。但光有時尚不足成事,新崛起的運動時尚廠商,如加拿大運動服飾龍頭Lululemon,今年來股價跌逾3%UAUnder Armour)股價創5年新低,adidas卻一枝獨秀,這與它的技術實力有關。
2013年,adidas推出Boost科技,其鞋中底材質的緩震與回彈效果,比傳統材質更強更穩。adidas和全球最大化工公司、德國的BASF簽署獨占的專利合作協議,製造中底材質的防震泡沫顆粒「能量膠囊」,堪稱adidas的王牌科技。

adidas的技術實力還展現在生產上。目前,市面上的運動鞋在中國、越南大型工廠裡,大多由人工雙手製造。但adidas在德國巴伐利亞的快速工廠(SpeedFactory),用機器人及3D列印生產運動鞋,1年可產50萬雙。adidas用機器,不只是為降低勞動成本。在傳統工廠,一款新鞋從設計、測試、生產、鋪貨,要花18個月。快速工廠則將此流程壓縮到不足一週。如adidas科技創新部門主管曼茲(Gerd Manz)所說,「新一代消費者越來越沒耐性,只有為生產打下科技基礎,才能讓產品更接近消費者。」

這些優勢,本來就存在adidasDNA內,但大環境的變化,放大了它。一位台灣供應鏈主管直指,adidas是製鞋起家,過去在德國就有工廠,對於製造,adidas一直無法忘懷。而Nike比較像是行銷公司,並沒有成立自己的工廠,而是到亞洲下單。而工業4.0時代來臨後,德國又是推廣最積極者,自然強化此特點。

雙雄本來就是各擅勝場,台灣供應鏈廠商分析,Nike最強的創新在於鞋面材質,如針織鞋等。而adidas身在德國,德國擁有眾多化學大廠,讓其可就近合作,專攻鞋底的創新。

有意思的是,身為老大的Nike,為何會坐看adidas不斷坐大?
這跟Nike轉移的高機會成本有關。今日,Nike仍主攻運動專業——NBA最新賽季球衣的官方贊助商,就是NikeNike歷來對運動明星已有大量投資,其非常龐大的資產,也是這30年來它可獨占鼇頭的關鍵。

一旦,Nike宣示要如adidas一樣重壓運動時尚,不僅會模糊其專業運動的特色,市場更會擔心其為了設計美觀,需要犧牲功能,甚至付出更高的機會成本。就好比一個人已讀到物理學博士拿諾貝爾獎,他改行的風險與要付出的代價,要比一個大學物理系畢業生要高。

其實,Nike不是沒另闢戰場因應,如它推出復古的「阿甘鞋」,找來超模哈迪德(Gigi Hadid)代言,搭配其獨門技術Flyknit都是要跟上流行,但始終難如adidas一樣,將所有資源孤注一擲。

原本,adidas是美國職籃NBA球衣官方正式贊助商,但2015年,它宣布不再與其續約,以實際行動朝運動圈外轉型。

adidas轉型的機會成本是,若其朝設計時尚靠攏,會淡化原本的專業運動形象,但比起Nike它要承擔的風險相對小。adidas看來是要放手一搏。一位台灣供應鏈的主管提到,adidas這三年最大改變之一是,大打「小兵團」包圍戰。

《顛覆》不比專業比潮!變女人新寵  從名設計師,到超模吉賽兒人腳一雙
Nike還著重在鞋子的功能:跑步、打球時,主打專業運動者,adidas強攻非專業運動迷的市場,如推出潮牌NMD系列,也成立NEO系列,以大膽色調設計與較低價格,吸引年輕世代,每個系列都是以短時尚、短交期,快速上市做為訴求。

Nike將資源放在專業球星上時,adidas專攻女人等非傳統運動專業戶。今年1月,adidas還在倫敦成立一家女性健身中心,除供女性健身亦測試adidas新產品,其董事會成員、知名作家兼教練利德克(Eric Liedtke)稱「只有贏得她們信任,才是真正贏得女性客戶。

它熱賣的復古運動鞋「史丹斯密」(Stan Smith)是個好例子。史丹斯密是今年已逾70歲的美國退役網球選手,1971年,adidas推出以他為名的全白運動鞋,四十年後該款鞋仍在銷售,只是多被放在打折區,被視為是強弩之末。

不過兩個女人卻改變它的命運,一是英國女設計師菲洛(Phoebe Philo)。2011年時裝秀,菲洛穿著「史丹斯密」出來謝幕。菲洛是2014年《時代》(Time雜誌百大風雲人物唯一上榜的設計師,身為時尚圈最有影響力人物之一,她腳上這款鞋立刻引起關注。

此事讓adidas看出史丹斯密的潛力,於是重新設計一套策略:先回收這款鞋,2013年中此鞋已在市面絕跡,顧客還因此寫信投書抗議。不久,adidas推出新版,只供給少數人,此時第二個改變命運的女人登場:《金氏世界紀錄》最高收入模特兒吉賽兒.邦臣(Gisele Bundchen),201311月為法國時尚雜誌《Vogue》拍性感照,腳上穿的就是「史丹斯密」。

一款四十多年的老鞋,卻獲兩位名女人加持,公眾好奇心達到高點,這時adidas才陸續在各大店面鋪貨,掀起搶購熱潮。從貝克漢夫婦、李敏鎬到范冰冰,名人幾乎人腳一雙。光2015,史丹斯密就賣出800萬雙,是過去40多年年均銷售量的7倍以上。它甚至紅到史丹斯密本人還被兒子懷疑:「當初是你用它名字,還是它用你名字?」

《另闢戰線》把女性變消費新主力!網紅、部落客等意見領袖成常駐團隊
這一役,讓adidas驗證女人在運動市場的消費威力。近年來,女性運動風大盛——美路跑女性參賽人數已超越男性,她們不像男性如此崇拜運動明星,更易受時尚名人、部落客等意見領袖影響。adidas計畫,每年鞋類銷量要增加4,000萬雙,到2020年銷量要成長到5億雙。今年3月,該品牌找來25個「意見領袖」為常駐團隊,目標是開拓女性市場。

其實,每種選擇都要付出代價。adidas選擇迎向運動時尚潮,但流行趨勢如潮起潮落,非時尚專業戶出身的adidas如何維持過去名人打下的基礎,將是挑戰。此外,其因向流行靠攏而成績亮眼,也會被質疑太流行,而失去運動本色。

甚至,對手的威脅不會消失,隨著Nike運動專業產品營收下滑,其轉戰流行的機會成本下降,未來勢將加大對該領域的投入。今年是Nike慢跑鞋Cortez誕生45週年,8Nike乘勢推出與「國際女孩大隊」(International Girl Crew)的聯名球鞋,這是Nike將深耕流行的最新訊號。Nike年營收比adidas高逾五成,要玩名人代言的砸錢遊戲,它不比adidas遜色。未來,鹿死誰手還很難說。

然而,adidas3年乘勢崛起的策略抉擇,仍很值得玩味。有時,面對環境驟變,大家調整策略快慢的關鍵,比的只是誰會付更高的機會成本。看清這點,原本在商場與職場上,只是跟隨者的人們,其實比老大有更好的條件卡位。只要你勤於觀全局,並敢於做取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