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9日 星期二

Triple White

夏の日差しを受け止めるオールホワイトが
足元をクールに、さわやかに映し出す。
最新のハイテクも、永遠のキックスも
スタンダードを超えたスペシャルな一足になる。





2018年5月28日 星期一

越醜越紅的「老爹鞋」為什麼變成一種時尚



你可能從沒想過老爹腳上那雙土裡土氣的醜怪球鞋,有一天也會被奉為時尚潮流象徵,但這是真的。到了2018年,老爹鞋(dad trainers)已經成為街頭時尚的代表之一。在整個8090年代,這種鞋只有老爹、阿伯在穿,年輕人都覺得這種老爹鞋實在很不酷。但現在,同一雙笨重、圓滾滾的老爹鞋,成了今年酷女孩必買的單品。

不相信嗎?事實是,模特兒貝拉哈蒂德(Bella Hadid)、坎達兒珍娜(Kendall Jenner)、凱亞葛柏(Kaia Gerber)、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海莉鮑德溫(Hailey Baldwin)都穿上了厚重的老爹鞋。

但老爹鞋是怎麼甩開那老土的惡名?
就像多數潮流一樣,這也是從時尚伸展台開始。崇尚90年代所有一切的復古情懷,讓黃金時代曾被視為醜陋的運動服和鞋子都成了美學聲明。

舉例來說,看看西班牙時裝品牌巴黎世家(Balenciaga的「Triple-S」老爹鞋吧。StyleBop指出,那是2017年銷售最快的單品,與凱因威斯特(Kanye West)的「Yeezy Runner」、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的Archlight老爹鞋一樣,都曾在伸展台上現身,PradaGucci也都推出自家的老爹鞋,它們的影響力遍布高級街區。

不過一位時尚專家指出,老爹鞋的復興,一開始是受益於adidas Stan Smith2014年掀起的「normcore」(返璞歸真/舒適穿搭)潮流。

鞋子歷史學家塞茉哈克(Elizabeth Semmelhack)說:「老實講,誰能比Stan Smith更老爹鞋?我爸爸就穿過它。」

她指出,即便Stan Smith復興時並不被當成老爹鞋,幾年前它捲土重來的時候,確實賦予了老爹鞋一種「前衛性」。

她表示,老爹鞋非常舒服,但幾乎沒人是因為實穿性而穿上老爹鞋,反而是因為老爹鞋是時尚嚴肅性的完美註腳,也是女性伸張權力的一種方式。塞茉哈克說:「多數人是以一種反諷的心態在穿老爹鞋。」

「她們本身就很優秀,非常時尚又美麗,因此讓她們穿上有些笨重的鞋,創造出一種尖銳的對比與反差。」

「女性鞋款面臨一個有意思的時刻,因為高根鞋正在退流行,我確實有部分認為這和#MeToo運動有關。」

「在實際政治、性別政治與鞋子政治學上,這是有些複雜的狀況,」

醜鞋的吸引力,也正是它醜。Prada執行長繆西亞‧普拉達(Miuccia Prada2013年說,醜有魅力,醜令人興奮,醜比布爾喬亞眼中的美更有意思。法國詩人崔斯坦‧達拉(Tristan Tzara1918年說過,美是一種無聊的完美、停滯的黃金沼澤。或許厭倦了美,導致老爹鞋這種反美學的概念終究在網路時代自我成就為一種時尚風格的詮釋。


2018年5月20日 星期日

藍白拖



他是作家、背包客、講師,也是一名爸爸。
藍白拖在 2010 年毅然辭去工作,用僅有的 30 萬元玩遍了 13 國,並將旅途的所見所聞寫成暢銷著作《背包台客勇闖天涯》,之後更陸續以旅行、七年級世代為題材,發行著作《給未來的旅行者》、《鋼鐵草莓》、《離開練習曲》、《給回來的旅行者》,並於 2017 年九月底發行新書《走慢點 才是快》,探討與兩性作家大 A 走入婚姻、有了孩子「香火」後,所領悟的人生、工作及旅行的「慢哲學」。





筆名「藍白拖」的由來是什麼?
Source:藍白拖

在我結束 2011 年的旅行後,因緣際會獲得了出書的機會。編輯問我想要取什麼筆名,我就想取一個跟台灣有關的筆名。
很多人都問我為什麼不取「香酥雞排」、「臭豆腐」之類的名字,我說那種你們取就好啦,我想叫「藍白拖」。



成為作家前,你的工作經驗是什麼?
第一個是賣電梯,第二個是機械相關產業。

旅人作家藍白拖
這兩個是我待過時間最長的在職經驗,後來就投身自由業了。

自由業者就像蝸牛,常常都是獨行俠。我其實很想念在職場的經驗:融入一個團體、一起 teamwork 是很棒的事。

我身邊許多在職朋友對於工作都抱持一種「不難過也不開心」的無感狀態,我覺得這種麻木蠻可怕的。如果留在一個公司的原因只剩下收入,真的很可惜。
工作應該有更多有趣的元素存在,而現在我的工作就讓我有機會可以做很多好玩、不一樣的事,例如與導演合作實驗影片。(企劃名稱為《給過去的自己》,有興趣的朋友請關注藍白拖的 FB 粉絲團~)



「做好準備的旅行」跟「說走就走的旅行」有什麼不一樣?


對我來說,「做好準備」跟「說走就走」的旅行過程是一樣的,沒有好壞之分。
以前的我會有種比較心態,覺得跟旅行團的人很膚淺,當背包客才算是深入旅遊;後來我發現事實不見得如此。

我住在台灣 35 年了,但我真的已經深入了解這片土地了嗎?我們時常會產生盲點,認為一定要了解一個地方的歷史、認識當地人才叫深度旅遊;但是對我來說,單純地喜歡一個地方,就是一種深入旅遊。重點是你的心有沒有進入那個地方、喜歡那個地方、那個地方有沒有感動你。

Source:藍白拖

當我的小孩在看到淡水河時興奮大喊:「哇!河耶!」的時候,我就想:「哪個大人會在看到淡水河時這麼開心?」
一個人的見聞越多、越廣,他就越可能不容易被感動。但是人不就應該這樣嗎?開心時手足舞蹈,像個孩子般融入其中,就是最美的反應了。



你曾提過記錄旅行最好的方式是寫日記。在社群網路發達的現在,你記錄旅行的方式有所改變嗎?
旅人作家藍白拖

以影像為主的社群 po 文和工作需求的文字是不同的。工作需求的文章需要沈澱、加工、昇華,而即時的 po 文則更著重於影像的呈現。

現在社會的問題是過度依賴圖像語言,FB 和 Instagram 上充斥大量的圖像,導致人們閱讀能力下降,難以回歸文字語言。

我覺得圖像語言的壞處是難以深入。好比你看到一幅美麗的畫,你必須具備足夠的語言能力才能解釋心中的感動。但一旦你欠缺語言能力,就幅畫就僅限於「好看」而已。

每個時代都會面臨新的挑戰;影像工作者在時代的浪頭上,文字工作者相對起來是比較弱勢的,但身為一個文字工作者,你要如何想辦法創作更多元的作品,就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 藍白拖私心推薦 ♥


你的專屬訂製世界地圖|Umade Home

所有旅人成為旅人之前,都需要一張世界地圖。 



你如何形容藍白拖的文字?
有時正經,有時不正經,有點兒老靈魂。



我蠻喜歡看哲學書籍的,會習慣性反思現況,並反映在我的文字裡。

當大家都說某件事是「對的」或「好的」時候,我會去思考:「真的是這樣嗎?」。
以前曾有人問過我:「離職旅行、打工遊學是一種逃避嗎?」,我就會反問他:「努力工作是一種逃避嗎?」。
我們容易陷入問題裡,而極少抽身出來訪問自己。
生活裡有許多難以逃避的問題,當你開始反方向思考,你往往會獲得意外的收穫。



是什麼原因促使你以「慢」為主題寫書?


在寫這本書的過程中,我幾乎慢不下來。小孩處於活潑期,生活的一切都很緊繃。
人只要一忙就會急躁,而當你一快,情緒就容易上來,讓你無法包容旁人。但是,當你決定慢下來後,你會發現很多事情就不會這麼容易看不順眼。

「慢」指的是心境上的慢,而不是行動上的慢。

許多現代人對生活的無感,導致他們找不到自己的步調。
以吃飯來說,你可能只在乎是否有吃飽,而不會去省思這道餐點是否健康。義大利的「慢食」哲學就是提倡從「慢」中找出生活的靈魂,培養自己對生活的感受。



你在書裡提到「真正困住人的,不是結婚生小孩,不是沒錢沒夢想,而是覺得自己不自由」:你認為台灣現今 20~30 世代覺得自己不自由、難以出走的原因有哪些?
薪資、包袱、沒有足夠的自信心。

旅人作家藍白拖

沒錢就無法出去,是我在演講時發現許多人共同的疑問。我以前也曾被這個阻礙所困擾,但是沒錢真的無法旅行嗎?

試問:你很喜歡一個人,很想跟他結婚,會因為沒有錢就不結婚了嗎?
在經濟不優渥的舊時代,阿公阿嬤還是照樣結了婚、生了孩子,還生比較多。(笑)

現代人每日接收的資訊量更多、更複雜,製造了許多先入為主的擔憂。不是每一個環遊世界的人都很有錢,就像以前的長輩來台北打拼一樣,沒錢怎麼辦?直接找工作。這是一個需要勇氣的事,只要放下內心的包袱、擁有足夠的自信就能夠做到。



聊聊「30 歲」:你在《離開練習曲》中提到「三十歲之前,每個人的心中都住著一頭怪獸」,也在《給回來的旅行者》寫了章節「三十歲以後旅行是療癒」。30 歲的意義是什麼?
旅人作家藍白拖

還沒 30 歲的時候對這個年齡感到很害怕、焦慮。那是我準備離開離場、正式投入自由業的開始。但即使內心慌張,也沒有阻止我成為自由業者的決心。
回想起那段往事,我發現「不明確是令你往前衝」的動力。

人說「三十而立」,許多選擇打工度假的人正是因為不甘生活就此度過,所以在 30 歲這年決定開始過不同的生活。有人覺得打工度假很輕鬆,但其實到一個未知的異地生活一年,是非常困難的事。

「不在職場」或「不在旅行」,看似無法成長,其實都是成長的養分,擁有學習心,向當下學習就是成長。

要獲得他人的尊重,你可以選擇在職場獲得地位。可是你會發現只依賴職場身份的人,他們攀附的事物並不夠真實;那些所獲帶不回真正的生活。

一個上市公司的老闆跟一個流浪漢有什麼不同?旅行最吸引人的一部份就是眾生平等,當你和一群人擠在青年旅館時,你會在乎身旁的人是不是哈佛畢業生嗎?放下身份才是最好的身份。



請分享你的打包哲學:旅行時你一定會帶的東西是什麼?
手機!

Source:藍白拖

前幾年旅行一定會帶電腦,但現在覺得很重又麻煩,不帶也可以順便減少旅行時用電腦的機率。
這幾年我都在試圖減量,衣服、褲子只帶一套,畢竟手機就可以滿足所有需求了。

我老婆都一定要帶自己的吹風機,小孩剛出生時更誇張,帶了一堆做副食品的器具,所以如果你身為父母,尿布、小孩用品、防曬乳液是一定要帶的。

打包行李之所以痛苦,是因為有太多東西可以裝。我自己一個人的話,能在目的地買到的東西我就不會帶;但護照、信用卡可別忘了帶哪!(笑)



請推薦 3 款你旅行必裝的手機 APP~
Source:藍白拖

➀ Skyscanner:因為要買機票。

➁ TripAdvisor(iOS/Android):因為要看景點。

➂ Google Maps(iOS/Android):因為會迷路。



請介紹一下你的「背包合作社」企劃。




四、五年前一次旅行回來,發現自己的背包沒怎麼在用,就想說有沒有可能讓給其他背包客使用。類似的概念如同「待用麵」,放幾個背包在店家,有需要的人就可以免費領取。

目前已經有 500 多人參與過這項企劃,帶著這些背包到世界各地旅行了~



♥ 藍白拖私心推薦 ♥


行萬里路紙膠帶|麒麟

 給人生一個交代,才不會留遺憾。



與家人一同旅行的「捨」與「得」是什麼?
Source:藍白拖

大人總是想追尋更新鮮、更獨特的事物,但小孩只追求一份純真、簡單的感動。

一個人旅行容易懶散,跟家人旅行比較累,也需要更多的溝通和協調;但是它與獨自旅行的不同之處在於,小孩能讓你看見更廣的世界。我的小孩只要有得吃就開心,對許多事物都充滿好奇心。



你私心最愛的旅行部落客是誰?為什麼?
謝哲青。

他可能不算是旅行部落客,但他的旅行頻率很高,讓我非常佩服。最重要的原因是,旅行對他來說沒有特別的目的,只求「完成」,追尋一個「無意義的意義」。

現代人總是在找尋意義,但謝哲青反其道而行,覺得走就對了。我覺得那是一個很美的概念。



旅人作家藍白拖

慢,不是懶惰,是一種專注,一種覺察,一種體悟;是把時間留給自己,思考真正想要做的事。
快,不是快速,是更接近樂,快樂在當下。

聽藍白拖緩緩訴說自己對生活、家庭與旅行的體悟,可以感到他發自內心的溫暖、內斂與正能量。
在為快而快的現代,試著放慢自己的腳步,你一定會找到更幸福的當下。

7個祕密翻轉蘋果


富比世(Forbes)雜誌曾從賈伯斯自傳裡,歸納出他的7個創新祕密。
第1個是「做你所愛」(Do What You Love),賈伯斯著迷於打造幫助人們實現潛力的工具。
第2個是「要改變世界」(Put A Dent In The Universe),賈伯斯的願景是把電腦送到每個人的手中,也曾說過領袖的角色就是延攬最好的人才、讓他們不斷朝實現願景邁進。
第3個祕密是「創意就是把事物連結」(Creativity Is Connecting Things),賈伯斯相信一大群有經驗的人會達成其他人可能沒想到的結論,他不知道各種端點會連到哪裡,但把端點連起來後就會知道。
第4個為「懂得捨」(Say No To 1,000 Things),簡單、乾淨、對使用者友善就好。
第5個是要「創造超棒的體驗」(Create “Insanely Great”Experiences),賈伯斯從不以對手為基準來創新,而是以「自己的想像」。
第6個為「懂得說故事」(Master the Message),賈伯斯是個非常會說故事的人,但他的發表技巧是實踐多年後的改進與歷練。
最後,是「賣夢想,而非產品」(Sell Dreams, Not Products),賈伯斯在首家蘋果零售店開幕時說,這家店不是要賣電腦,而是豐富人們的生活。
這7個祕密迄今仍深植在蘋果的DNA裡。為了傳承,賈伯斯2008年創立「蘋果大學」,專門培養蘋果中階管理人員,員工能為自己量身訂做一套課程,成為賈伯斯留給蘋果的最重要遺產。蘋果大學的部分教學人員來自耶魯大學(Yale)、哈佛大學(Harvard)、柏克萊加州大學(UC Berkeley)、史丹福大學(Stanford)及麻省理工學院(MIT)等名校。
蘋果的另一創新支柱艾夫,則是在賈伯斯回鍋擔任執行長後,與賈伯斯攜手建立簡潔的「蘋果美學」,蘋果設計部門的地位甚至一度高於工程部門。艾夫曾說,他與賈伯斯初次見面時,「有種一拍即合的感覺」,賈伯斯也成為他的良師,「我從未見過有人能像他那麼聚焦」。
在賈伯斯仍為執行長時擔任營運長的庫克,則無疑是行政管理人才。他接掌蘋果後,已帶領蘋果跨足企業客戶市場,並持續精進iCloud、Apple Pay、AppleCare及App Store,幫助蘋果蛻變為「軟體公司」。他也延攬精品品牌Burberry老將阿倫特(Angela Ahrendts)主掌零售部門,建立蘋果的時尚品牌地位。


iPhone過去10年帶給世界10大變革
1. 把網路放進人們的口袋-iPhone雖名為「電話」,但網路功能才是影響世界最大者
2. 讓照相從嗜好變成日常生活-智慧手機鏡頭加照片編輯APP,讓每個人都擁有拍攝效能優異的相機,攝影不再是一小群人的嗜好,每人都能成為攝影師
3. 改變軟體創造及發佈的方式-APP Store的推出,讓手機取代地圖、手電筒、時鐘、掃瞄器、攝影機、日曆、計算機及電腦等
4. 改變工作方式等一切-配備GPS功能的智慧手機與Uber等APP問市後,幫助「零工經濟」(Gig Economy)大行其道
5. 改變口香糖銷售等小事物-超市結帳台原本是口香糖的販售熱點,但隨著手機結帳日益普及,導致全球口香糖銷售量減少
6. 智慧手機成為人們花最多時間關注的事物-人們如今花最多時間在看手機,也透過社群媒體與行動連結進行社交活動
7. 改變廣告生態,Google與臉書成為大贏家-網路不僅打敗電視等傳統的廣告平台,網路廣告本身也出現轉變,行動通訊廣告支出預料今年將超過電腦網路廣告
8. 轉變蘋果營運-iPhone成為蘋果的搖錢樹,去年營收占比為63%,淨利占比則更高
9. 使蘋果成為全球市值最高企業iPhone問世前,蘋果營運仍陷入困頓,如今蘋果市值已比埃克森美孚石油超出1倍多
10. 催生Android生態系-不僅蘋果,Google、三星等對手也因iPhone而受益

20 %

讓一天有更多時間,是每個人難以實現的夢想。但如果你能挪出大量時間,例如高達20%的工作時間,專注在真正重要的工作上,情況會是如何?

過去3 年,我們研究如何讓知識工作者變得更有生產力,結果得到很簡單的答案:將不重要的工作剔除或分派給其他人,專注在具附加價值的工作。研究結果顯示,知識工作者耗費大量的時間(平均41%的時間)處理瑣事,這些工作產生的成就感很低,而且完全可以委由他人辦理。

既然如此,為何他們持續做這些事情?因為要擺脫工作,說起來比做起來容易。我們會出於本能地,緊抓著那些會讓自己很忙、因而覺得自己很重要的工作,而我們的上司總是設法用更少的力氣做更多的事,於是只要我們願意接受,就一直把工作丟給我們。

然而,我們相信問題是有辦法解決的。知識工作者若想變得更有生產力,可以這麼做:刻意思考自己如何運用時間,決定哪些工作對自己和組織最重要,捨棄或用創意的方式把剩下的工作外包給別人。

我們嘗試讓不同企業的15 位高階主管,嘗試採用上述的介入措施,結果發現,他們都能大幅減少執行低價值任務:每週文書工作時數平均減少6 小時,每週會議時間平均減少2 小時。整體來看,光是要求他們重新思考和調整手上的工作,就幫他們挪出近1/5 的時間(平均等同於一週有一個完整工作天),把省下來的時間專注用於更有價值的工作。

實務上該怎麼做?我們的流程稍微調整了典型的「開始/停止/繼續」做法,幫你對日常工作行事曆,做出微小但重大的改變。

步驟1:找出價值不高的工作

利用自我評估表(詳見P.177)檢視你所有的日常工作,決定哪些工作(a)對你或公司都沒有那麼重要; (b)相對容易捨棄、分派他人或外包。研究結果顯示,典型知識工作者的日常工作中,至少有1/4 屬於這2 大範疇,所以你應該鎖定每週最高可挪出10 小時。

參與研究的人,指出可剔除的工作範圍,例如如果保險公司主管賴特寧(Lotta Laitinen)很快就找出數個可捨棄的會議,以及日常行政工作;倫敦某小型科技公司執行長庫瑪(Shantanu Kumar)發現,自己過度參與專案規畫的細節;蘇伊士集團(GDF SUEZ)能源服務部門主管布萊特(Vincent Bryant),則是驚訝地發現自己把這麼多時間浪費在整理文件上。

步驟2:決定要捨棄、分派或重新設計

將低價值的任務分成3 類:即使現在停止不做也沒有負面影響的「快速取消」工作、輕易就可分派出去的「可卸下」的工作、需要重新徹底改造或審視的「長期重新設計」工作。

我們的研究參與者發現,這個步驟強迫他們仔細反思,自己對所屬機構的實際貢獻。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主管巴徹塔(Johann Barchechath)回憶:「我退一步想,『我該一開始就做這件事嗎?我的部屬可以做嗎?他能勝任嗎?』這幫我釐清對銀行而言,重要的是什麼,對我而言,重要的又是什麼;還有什麼是根本就不該做的。」

步驟3:卸下工作

我們從很多受訪者口中聽到,分派工作在初期是最困難的工作,但最終的回報卻很值得。一位參與者說,他老是很擔心自己分派出去的工作,另一位則是告訴我們,他總是忘記要「逼迫、提醒和催促」獲得分派任務的員工。巴徹塔評論:「我學到分派任務的時機很重要;有時可能太早就把工作分派出去了。」

三大原則

首先是不訂行事曆,做什麼都隨興所至。

「今天你們來拜訪我,這個行程被寫進行事曆,天啊,我壓力可大囉!我現在是個農夫了,襯衫還是特別翻出來的。」張明正拉拉衣角,一身淡青,襯得他神清氣爽。

守則二,要「不爭」「無為」。他提到,老子的「無為」有許多意義,要不做人為、假仙、為了名利的事,要「順道」。

「第三,是做不費力(effortless)的事。」張明正透露,他剛買下這塊土地時,不知道裡面全是石頭。負責設計的日本建築師,將計就計,將石頭化為造景,打造出日式的庭園風格。這也是一種順道。

未來職場趨勢剖析之2030年4股新態勢

PwC發表《未來職場趨勢剖析之2030年4股新態勢》報告,該報告調查10,029名來自中國、德國、印度、英國、美國的工作者,其中8,459名受訪者仍在職。受訪者37%表示很興奮將見證一個充滿各種可能的新世界;36%有信心勇闖新世界而且認為自己會成功;另外,18%對未知的未來感到憂慮,8%則表示對這議題沒興趣,並且不習慣想得如此遙遠。但在不久的未來,下列5大趨勢肯定影響世界: 
1. 技術創新屢見突破 
自動化、機器人、人工智慧進步迅速,改變了人類的生活型態,將來工作崗位也會產生巨變。當人類生活質素提昇,生產力提昇,平均壽命也延長,人們就能有多些餘裕成就自己。但是這模式須確保經濟資源分配平均,一旦分配不均則容易出現社會與政治動盪。 
2. 世界人口結構改變 
除了一些地區,世界整體人口趨向高齡化,因此對商貿、社會、經濟構成壓力。人們活得長壽也勢必影響商業模式、人才培育、退休成本。較年長的勞工必須學習新技術以便繼續工作,重新學習也成常態。高齡化嚴重的經濟體出現勞工短缺現象,而缺口可能由自動化與更高生產力來填補。 
3. 迅速城市化 
聯合國預測到了2030年,城市居民多達49億人,2050年全球城市人口將上升至72%。當今世界上某些城市生產總值已高於中型國家,未來城市地區更將是創造就業的重要推手。 
4. 經濟勢力大洗牌 
焦點在已開發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互動。簡言之,哪些發展中國家親商並擁有足夠勞動力,持續提昇教育水準並對外資有吸引力,在未來新世界中就是匹經濟黑馬。但發展中國家也不能過分樂觀,因為科技進步,會再度擴大與已開發國家的差距。發展中國家一旦沒有可持續經營且重要的外資項目,將面對失業率攀升、人才外流等問題。已開發國家則可能眼看中產階級消失,自動化造成貧富差距擴大與失業率攀升,進而造成社會動盪。 
5. 環境與資源的挑戰 
2030年的能源需求預計上升50%,例如:化石燃料匱乏、極端氣候、海平面上升、乾淨用水短缺都因人口激增而造成壓力,而乾淨用水可能需要增加40%。為了填補需求缺口,替代能源、全新工程工序、產品設計、廢棄物管理與再循環必須創造新職位。傳統能源工業與員工將見證一場大變革。 
較早期的輔助型人工智慧(AI),主要是協助人類處理重複的標準程序作業,好讓人們擺脫耗時的工作,將時間投資在更高產值的工作上。今天大家普遍使用的全球定位系統 (GPS) 隨時更新路面狀況,同時為駕駛人提供不同路線參考,就是最好例子。 
如今的AI已是加強版,其特徵足以改變工作的本質,因為人類與機器共同在工作上做決定。人類特質像是情商、創意創新、說服力等,將更顯價值。沒了加強版AI,當今世上一些業務可能無法成事,譬如少了共乘汽車程式,就無法提供廣大的即時叫車服務,一般有車族也失去兼職當司機的機會。 
將來的人工智慧則是屬於自主型,意即機器可替人類做決定,技術逐漸成熟的汽車自動駕駛就是懂得自行決定的機器。一旦技術成熟,AI專門協助人類分析處理數據,讓人類可花更多時間專注在高階思考、創意與決策方面的工作。 
而未來職場將由4股力量決定,意即碎片化、一體化、集體主義、個人主義。 


1.紅色世界》創意主導 
碎片化產生的結果就是一個以創意主導的紅色世界,企業與個人爭相替消費者提供需求,人類創意迅速推陳出新,法規追不上;誰的點子脫穎而出,誰就是電子網路平台的大贏家,術業有專攻的人才會獲得市場青睞。 
2030年的紅色世界中,美國全職員工人數將降至勞動人口的9%,即史上最低點。好消息是,紅色世界的電子平台將雇主/買家的需求與個人的技術及創意結合,投資者也能找到創新商機,消費者可以直接跟廠家溝通。從工作者的角度來說,專業在紅色世界中最受市場青睞與獎賞,職業生涯不再以哪家公司或機構上班作為評估標準,而是個人有無掌握比較專門的幾項技術,過往處理不同個案的經驗累積起來就是個人履歷表,大學學位可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個人是否學習專門技術與知識。 


2.綠色世界》社企責任 
一體化的導向就是一個綠色世界,企業行號倡導企業社會責任與誠信,主導商業發展的議題包括人口結構改變、氣候變遷、可持續發展等課題。 
2030年的綠色世界中,歐盟推動新法規:歐盟境內經營的公司行號,一律禁止使用石油與柴油等交通工具。綠色新世界的企業高舉企業社會責任,他們關注員工福祉,持續支持當地社區,同時關注人權議題。除了終生就業可以重現職場,工作人士也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工作時間彈性,能同時為社會投入更多心力。勞資雙方高度互信,大家也非常重視商業道德倫理。 


3.黃色世界》以人為本 
集體主義演變下去,形成一個以人為本的黃色世界,哪些企業以社會與社區優先就會成功。募資的款項大多資助有商業道德而且名聲良好的品牌。 
2030年的黃色世界中,全球接受度最高的標誌就是標榜「自造者」(Made by Me) 的產品。由於科技進步,受自動化影響失業的人們非常抗拒有利於菁英集團的政策。好消息則是,科技降低了商業門檻,具有創業精神的公司可以直搗過去大集團盤踞多時的領域。同時,工作者有著同一理想,相互之間的忠誠度最高。同業公會與工會將獨立個體戶串聯起來,同行之間互助形成常態。同業公會與工會甚至可能成立大學,學員在線上學習大規模的網路開放課程,習得不同技術程度可獲得課程文憑認證,產學合作變得更靈活,學習過程也將反映商業世界的實況。 


4.藍色世界》企業是王 
個人主義則是集體主義的另一個極端,一個藍色新世界因此成形。藍色世界的企業不斷壯大,讓大型企業與集團足以呼風喚雨,群眾各自以個人選擇為優先,將社會責任拋諸腦後。 
2030年的藍色世界中或將出現如此景象:印度最大科技公司在財報中宣佈年度營收增長24%,主因是該公司讓員工服用提昇工作表現(或增強人類認知能力)的藥劑。此外,公司行號的勢力不斷壯大,有時甚至比一些國家更有影響力。最出色的員工在藍色世界中最為搶手,因此享有優渥待遇,其他時候企業大多請有個別專門技術的人員幫忙。科技發展將數據分析與人類工作能力推向極致,工作人士必須時時有表現。仍然保有全職工作的員工以及專事短期合約的專案人員,大家都明白唯一保住工作的方法就是不斷更新自己的技術,確保技術跟得上時代變遷。 
2030年的世界中,人本技能更重要,尤其是解決問題的能力、適應能力、協作能力、領導能力、創意創新的能力。整體人類社會亦必須慎重思考科技應該發展到什麼程度,亦必須以創意解決科技造成的失業問題,同時協助人們自立自助。 
沒人可準確預測2030年的世界,但是綠色與藍色世界目前已有跡可循;黃色與紅色世界雖然較為極端,但也不無可能。無論2030年的世界變得如何,唯一不變的定律是我們必須積極準備,以終生學習為志業,手上多幾把刷子,方能應付新世界的各種挑戰。 

2018年5月18日 星期五

芒果有毒少吃為妙 這3種族群宜少吃



溽暑夏日,又到芒果盛產季節,網路瘋傳:「芒果屬濕熱水果、很毒,少吃為妙!」引起不少討論。中醫師澄清,在中醫辨證上沒有一種食物是「濕熱」的,反而芒果具有溫補健脾胃作用,可補中益氣。雖然民眾常有錯誤3迷思,但芒果不會有毒。

 台灣是芒果王國,根據農委會資料,由於南部受到缺水影響,今年芒果產量將會大幅下降2至3成,不過,仍是民眾夏日最喜愛的水果之一。主要是因為芒果含有豐富營養素,在食慾不振的夏天,是絕佳「恢復體力」的水果。 


芒果食療佳 養腎健脾止咳 
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陳旺全指出,芒果又稱「望果」,屬性平味甘、解渴生津的果品。在中醫臨床上,能養腎健脾胃,具有益胃、止嘔、止暈的功效,對於眩暈症、降高血壓及膽固醇,噁心嘔吐等均有療效。

除此之外,芒果也具有祛疾止咳的功效,對咳嗽、痰多、氣喘等症有輔助食療作用。另芒果含芒果酮酸等化合物,具有抗癌的藥理作用。芒果的果汁,能增加胃腸蠕動,幫助排便,對防治便祕,或是結腸癌也有裨益。

常見芒果3迷思 3族群應少吃 
陳旺全中醫師強調,在水果的屬性中,常見的涼性水果有番茄、橘子、水梨、綠奇異果等;溫性水果為芒果、櫻桃、荔枝等;平性水果則有蘋果、葡萄、柳橙等;傳統辨證以為女性要多食用溫性水果,平性水果則適合各種體質婦女食用。

而民眾常有「吃芒果會中毒?」、「孕婦可以吃芒果嗎?」,以及「生理期來要少吃芒果?」等3大錯誤迷思。基本上,芒果會中毒主要是過敏所致;而芒果屬中醫食療的「發物」,對於有氣喘、糖尿病,以及過敏體質等3大族群,建議宜少吃。

芒果易上火 多食不易消化 
另外,身體皮膚有傷口、發癢發疹、口角發炎、口內生瘡等上火者少吃為佳,若忍不住食慾,可以搭配綠茶、青茶,中和芒果的熱性。事實上,中醫認為,「對症果療」對於孕婦或是經期前的女性,夏日芒果仍是很好的溫補選擇。

但要提醒民眾,攝食過多芒果,可能引起消化不良、脹氣,而民間相傳的破布子有整腸功效,可加以調節,但破布子不能生食,必須經過醃漬加工後才能食用,但無論是何種果品,過猶不及都不好,宜適量取用,才是養生王道。


芒果很「毒」?吃芒果會過敏?跟處理不當有關係



芒果醇厚香甜的氣息及鮮豔的顏色,非常適合在夏季搭配甜品、冰品或入菜食用,有增添香氣及促進食慾的效果。主要的成分含有果糖、膳食纖維,每100公克果肉的熱量約40-60大卡,可提供約90毫克的鉀、21-80毫克的維生素C、β-胡蘿蔔素、維生素B群及葉酸、鈣、磷、鐵、鎂等微量元素,屬營養價值高的水果。

芒果雖甜,熱量不易囤積
因為芒果很甜,讓人直覺熱量很高,據台南農改場說指出,自然完熟的芒果每百公克熱量約40~60大卡,500公克才相當於1碗飯的熱量,比起其他食物還算低,何況果肉所含果糖、葡萄糖容易代謝消耗,加上豐富的膳食纖維與維生素,有助於幫助消化,熱量不易囤積喔!

芒果有毒?果肉沒問題喲!
坊間留傳芒果有毒,容易引發過敏,其主因是芒果會生成一種「間苯二酚類」的保護物質,主要分布在果皮的組織內,在完熟過程中會消退。但是果肉不含這些物質,只有食用青芒果或果肉受到乳汁汙染時,才會對皮膚過敏者造成影響。

吃芒果抗紫外線
芒果屬黃紅色蔬果,富含胡蘿蔔素、類黃酮等,可預防紫外線引起紅斑等皮膚疾病,也就是說,吃芒果還能強化肌膚抗紫外線能力!

芒果性喜高溫,在年均溫24-27℃的地區最適合生長,6-7月是芒果最盛產的季節,台灣南部種植較多,主要產地在台南、高屏地區。栽培品種有愛文、金煌、玉文、海頓、聖心、台農一、二號、凱特、土芒果(在來品種)等,而不同品種也左右了不同風味的呈現,像是土芒果,香味濃、甜度高,美中不足的是,核大肉少,纖維較粗;而愛文芒果皮薄肉細、纖維少,汁液多,清甜香郁,是入菜或甜品的最佳良伴,各有愛好者。


2018年5月15日 星期二

鞋子放久不穿小心脆化脫膠!家事達人3招保養兼除臭


現代人常常因為工作忙碌而騰不出運動的時間,你是否有過買了鞋之後完全沒時間穿,一雙運動鞋可能只穿了兩三次鞋底就剝離了的經驗呢?日本消費者安全調查委員會表示,近年來因為鞋底脆化、剝落等運動鞋保存原因,發生跌倒扭傷甚至是腳踝骨折的人數也持續上升,如果一雙鞋買來兩年都沒穿,那這雙鞋很有可能早就壽終正寢了。

鞋底及黏著劑不耐熱又不耐濕
日本消費者安全調查委員會表示,一般的運動鞋、皮鞋等常見鞋類,鞋底大致都可依照材質分成上下兩層,上層多半是屬於俗稱PU材質的聚氨酯,而下層則有可能是氣墊等其他彈性材質做為緩衝。由於聚氨脂及其與鞋身連結使用的黏著劑多半不耐熱又不耐濕,因此保存不當的新鞋劣化的速度也會比常穿的舊鞋更快,鞋底不但易出現粉化裂痕之外,更常常會直接與鞋身脫落分離。

鞋子脫下不要馬上放進鞋櫃中
而日本家事達人每田祥子則表示,不論鞋種都要注意除濕來避免鞋底剝落,現在市面上除了皮鞋專用的防水噴霧之外,也同樣有運動鞋、布鞋可以使用的防水噴霧。回家脫鞋後絕對不要放入門式的鞋櫃中,要先確認鞋子完全乾燥後再放進鞋櫃以免裡面持續處於高濕狀態。

塞報紙可除臭、用筷子墊高更通風
每田祥子也建議民眾在到家脫鞋後就馬上進行簡單清潔,可以噴上防水噴霧並塞入鞋撐來防止鞋子變形,接著也可以在鞋中塞滿報紙(報紙油墨還有除臭功效)、餐巾紙來防止鞋子吸到濕氣,用筷子放在鞋底來將鞋子墊高,維持通風並待其乾燥後再放入鞋櫃內,但是也不要忘了定期更換鞋中的報紙。

吃完零食剩的乾燥劑也能除溼
此外,日本生活網站心と体の健康.com也建議民眾,吃完海苔、餅乾等易受潮食品後,包裝內剩下的乾燥劑也可以放進鞋中或鞋櫃內來幫助除濕,只要避免曬到太陽並定期維持乾燥,就不用擔心少穿的鞋子會輕易壞掉。

2018年5月14日 星期一

吃對可抗發炎?防足底筋膜炎



慢性發炎是釀成體內疾病的最大元凶!營養師表示,天然食物是避免慢性發炎最好武器,不僅可降低疾病風險,更可延緩老化,尤其腳是人的第2顆心臟,要預防足底筋膜炎過度發炎,除了吃對天然抗發炎食物外,更要正確飲食遠離3禁忌。

 營養師蔡怡瑄指出,慢性發炎主要是因身體組織受傷或被外來物攻擊破壞,身體所產生的保護性反應,象徵自體免疫下降,產生紅、腫、熱、痛等症狀;而要避免慢性發炎,首先應「吃對天然抗發炎食物」,同時多喝水以維護身體健康。 


防慢性發炎 吃對抗發炎食物

天然抗發炎食物 
a.魚油:深海魚富含油脂,而魚油富含Omega-3脂肪酸EPA,能夠和引起發炎反應的花生四烯酸搶奪重要的催化劑(脂肪氧化酵素、還氧化酵素),讓發炎反應無法順利進行,進而達到抗發炎的作用。

b.維生素C:維生素C能夠結合誘使身體發炎的自由基,減少氧化傷害。甜椒的維生素C比檸檬高。

c.鋅:牡蠣富含鋅,是維持體內各種酵素活化的必備物質,能夠穩固免疫系統、促進傷口癒合,並且降低發炎反應。

水分充足

水份在人體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增加腸胃蠕動預防便祕、改善血液循環、增加代謝速率,以及有助體重控制,也具有加速老舊廢物排出體外的速度,延緩老化等。成年人一般建議水分攝取量,女性是每天約2.7公升,男性每天約3.7公升。

【足底筋膜炎 飲食注意3禁忌】

1.少吃高動物脂肪、高膽固醇食物:避免引起和加重關節疼痛、腫脹、骨質脫鈣疏鬆與關節破壞。
2.少吃奶類:避免過敏而引起關節炎加重、復發或惡化。

3.少吃甜食,少喝酒、咖啡等飲料:可多吃富含組氨酸、精氨酸、核酸和膠原的食物,例如:動物血、蛋、魚、蝦、豆類製品、土豆、牛肉、雞肉等。



【甜椒鮭魚沙拉盅】

食材:鮭魚、甜椒、蒸熟馬鈴薯泥、紅蘿蔔、檸檬汁、美乃滋、黑胡椒、鹽、黃芥末(依喜好添加)。 


作法:

1.用平底鍋將鮭魚煎熟後搗碎,淋上檸檬汁備用。

2.甜椒對半切,將籽去除備用;紅蘿蔔煮熟切丁。

3.把鮭魚、馬鈴薯泥、紅蘿蔔丁,以及調味料通通放入碗中拌勻。

4.盛入對切甜椒中放入烤箱烤約15分鐘即可。 


適度補充抗發炎保健食品 
同時提醒,可以適量補充葡萄糖胺,也有益於足底筋膜炎患者,葡萄糖胺與非固醇類抗發炎藥物,均具有相似的抗發炎效果,也是促使結締組織生長、修復的重要成分。

在保健食品部分,建議每日攝取1500毫克硫酸鹽葡萄糖胺,就非常足夠了,不過安全、簡單的方式,還是依照保健食品標示建議量服用。且保健食品不屬於藥品,如果真的很不舒服仍應就醫治療,有餘力再搭配食品輔助。

【防足底筋膜炎小叮嚀】 
足底筋膜炎難以痊癒,容易反覆發作,因此平常就要避免久站、久走,適度休息並且穿著安全舒適的鞋子,同時維持理想體重,以免加重足部負擔,才是預防足底筋膜炎之道。 

你有「疲勞臭」嗎?聞一聞腋下就知道



日本社會壓力大競爭激烈,上班族回到家常常已經是深夜,隔天一大早又要出門,身心的疲憊不言而喻。日本醫生建議,想知道自己是否過勞,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聞一聞腋下,看看是否有「疲勞臭」。

Clinic Sure Ginza院長飛田砂織表示,「如果人長期處在疲勞狀態,肝臟也會疲憊不堪,該代謝掉的阿摩尼亞無法代謝,只能跟汗一起排出,形成一股刺鼻的臭味」。「疲勞臭」常出現在皮脂腺集中的部位,如腋下、前胸、後背、頸部,不只難聞,還代表身體狀況已亮起紅燈。

在健康的狀態下,肝臟會分解身體處理蛋白質時產生的氨,而分解後的氨會隨著尿液直接代謝掉。不過,疲勞過度時,肝功能衰退,分解氨的能力也減弱,殘留在體內的氨即隨血液流竄到全身上下,經由皮膚汗腺排出,產生所謂的「疲勞臭」。飛田砂織呼籲,想要「顧肝」,最簡便的方法是從飲食下手,並列出蜆、納豆和梅(子)干等三種食物。

清淡的蜆子湯含氨基酸,能被人體充分吸收利用,進而製造充足的蛋白質,供受損的肝細胞使用,還含有維生素B2 、B6 、B12 ,也可修補肝臟受損細胞,而納豆、梅子干則可與其他食材涼拌後食用。 納豆含維生素B2具解毒作用,梅干含有機酸,能提高肝臟的解毒能力,也避免脂肪在肝臟中積存。但不建議過度勞累的人食用酒精、甜食,以免增加肝臟負擔。此外,「不累積疲勞、睡得好、泡澡泡久一點,還有滴酒不沾」,是改善的不二法門。 


擁有「汗博士」美譽的日本醫生五味常明則提醒,擁有以下五種特徵的人,要特別小心「疲勞臭」找上門:

1.過度勞累:身體疲勞影響代謝功能

2.壓力過大:精神疲勞也會影響身體代謝

3.肥胖:患有脂肪肝的話,肝功能易受損

4.常喝酒:肝臟因分解大量酒精功能受損 
5.常便祕:糞便堆積在體內產生氨,氨再隨著血液流到全身 

新型職業 年輕人創業新藍海


跳出傳統的360行還能幹什麼?對當前嚮往並擅長把興趣愛好職業化的大陸年輕人而言,就是開闢滿足多元消費的新型職業,諸如食物造型師、服裝陪購師等因應新的消費需求,正隨著經濟發展不斷被激發出來。

新華社報導,貴州省貴陽市「85後」的楊帆成為一名「家庭整理師」。「如果只是簡單摺衣服、收納物件,那是家政在收拾屋子。而家庭整理師不僅讓房間整潔有序,更希望在收納之間讓屋主人重拾居家生活的樸素與美好。」楊帆說,收納不只是司空見慣的日常,而是一門經營生活的學問。

小到一個抽屜盒,大到一間屋子,無論最初多麼淩亂不堪,幾個小時整理後,便會有全新居家感受。按整理空間的大小收費,一個月接三、四單,楊帆收入將近萬元(人民幣,下同)。

楊帆認為家庭整理師不僅有耐心與責任心,更需學習多種知識。「當前多元消費需求是傳統行業難以滿足的,恰恰也是新興行業的沃土,但無論新舊行業如何更替,都是在服務於大家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家庭整理師」只是新型職業的一個縮影。作為「酒店試睡員」,楊雨殊能免費入住豪華酒店,還能各種「逛吃」,不花錢還有可觀的報酬,被稱為「史上最安逸的職業」。但楊雨殊說,酒店試睡中的免費「逛吃」並不容易,是個兼具體力和腦力的勞動過程。

楊雨殊表示,酒店試睡重在體驗,需調動感官,包括眼睛看房間陳列是否整齊、酒店標識是否清楚,用鼻子聞房間是否有異味,還要用手觸摸床品看是否乾淨舒適以及用耳朵聆聽房間隔音效果。小到服務員的一句問候,大到整個酒店及其周邊的配套規劃等,最終都將寫入「試睡報告」。

近年來,中國大陸的「航拍熱」讓民用無人機應用更廣泛,也催生職業無人機飛手。一個初入行的飛手,起薪可能就是每月四五千元,而一個有經驗的熟練飛手,年薪起碼在15萬元以上。

貴州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翁澤仁說,目前,正在轉型升級的大陸經濟,創造出豐富的經濟業態和消費空間,而大數據、網際網路等也在重塑著人們對生活的認知。新型職業不僅是消費驅動,也是年輕人求職創業的興趣所在,正逐漸成為社會勞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琺瑯質損傷5瞬間 第一名讓牙齒脆弱到刷牙也受傷


牙齒酸蝕是國人前三大常見口腔問題,長期侵蝕琺瑯質,讓牙齒變薄、易斷,也會讓牙齒漸漸變小、凹陷,細菌及牙菌斑容易滋生,導致蛀牙、牙齦出血、牙周病等疾病。壞習慣日積月累,當心一口好牙通通遭殃;日常護理牙齦、保護琺瑯質,都是護口腔的關鍵!

《日常4件事默默傷了琺瑯質》
1、飯後馬上刷牙
飯後立刻刷牙看似維護口腔衛生,但醫學研究發現,這麼做反而傷害牙齒!因為吃完東西後,口腔環境會變酸,這時琺瑯質會軟化,此時勤於刷牙可能侵蝕琺瑯質。
因此建議飯後可先漱口,等30分鐘左右再刷牙,這段時間讓唾液能中和酸性、保護牙齒的琺瑯質。

2、用力刷牙、刷毛太硬
想減少牙菌斑,猛刷牙更慘!很大力的刷牙,絕對不代表有刷乾淨,如果太用力、或是使用硬刷毛的牙刷,都可能侵蝕牙齒的琺瑯質、傷及牙齦。

刷牙應溫柔仔細,使用中軟毛牙刷為佳,可搭配漱口水輔助除菌、護理牙齦,並使用牙線深入清理。

3、愛碳酸飲料、運動飲料
飲食酸度高的東西容易造成牙齒酸蝕,一旦長期停留在牙齒,會侵蝕牙齒表面的琺瑯質。日本醫療法人櫻雅協會的櫻田理事長表示,喜歡喝汽水、碳酸飲料,或偏好補充能量飲料、運動飲料的人,就是牙齒酸蝕的高危險群。

4、一杯手搖飲料喝整天、甜點慢慢吃
進食時間太長,口腔環境長期呈酸性,讓琺瑯質過度被侵害,連牙刷刷毛都可能傷了牙齒!日本牙醫師北迫勇一提醒,大範圍的酸蝕菌,比局部蛀牙的影響更嚴重,喝飲料盡量用吸管、減少和牙齒接觸的範圍,千萬別小口小口喝整天。

未來H&M服裝或降低售價並加碼環保事業


近日,H&M發布2017年可持續發展報告,總結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工作和進展。報告指出,2017年集團通過舊衣回收計劃總共回收了17,771噸紡織品,其中在中國市場回收超過482噸紡織品,實現了重新利用和循環使用。未來,隨著回收的衣服可以大量重複使用,H&M生產的服裝或許會更加便宜。
  
H&M集團為可持續發展規劃了眾多創新公司。截至2020年,集團的目標是旗下全數產品系列所採用的棉花均為可持續來源。據介紹,H&M集團會增加可持續來源材料的使用比例,到2030年的目標是100%使用再生或其他可持續來源的材料。目前,H&M使用可持續來源的材料比例已達到全部材料的35%2017將運營過程中的排放量減少21%
  
舊衣回收計劃可能使H&M服裝價格降低。H&M全球可持續發展負責人Anna Gedda表示,公司的願景是藉助集團的規模,引領時裝行業朝封閉循環和可再生的方向發展,同時也力求做到公平和平等。此外,Anna Gedda接受北京商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雖然短期內可持續技術會令成本增加,但增加的成本不會體現在消費者身上,未來隨著可持續技術的大規模運用,回收的衣服可以大量重複使用,品牌的服裝或許會更加便宜。
資料顯示,自2013年在全球門店開展舊衣回收計劃至今,H&M已經回收了超過6.1萬噸紡織品,以實現重新利用和循環使用,減少被填埋的紡織品數量。在中國,該品牌至今已經回收了超過2,185噸紡織品。2018419-29日,H&M Club會員將閒置的服飾或家用紡織品帶往全國任一門店,捐贈一袋舊衣物即可獲得2張單品8.5折優惠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