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正逐步改變時裝設計與時裝工業的面貌,從店鋪管理各種品牌到流行趨勢之定義,甚至於每年流行款式之概念。人工智慧何時開始滲入流行時裝業 ?
2016年,流行時裝新聞記者Véronique
Hyland在紐約雜誌(New York Magazine)的網站 «The Cut»上發表了一篇名為«Is
There Some Reason Millennial Women Love This Color ?»,描述「粉紅色」入侵社交網路(尤其是Instagram),感染了時裝流行業,手機業,以及音樂界。他列舉了一些粉紅色元素存在的產品,如Glossier化妝品牌的包裝盒,Acne Studio的手提包
,Sophia Amouruso的自傳 «Girlboss »封面,2015年女性內衣Thinx的廣告攻勢,甚至Wes
Anderson的« The Grand Budapest Hotel »電影海報都可視為濫觴。
Deloitte Digital公司就明確表示「使用演算法及大數據來精準調整供需關係」(« Les Echos week-end », 2019年1月11日),而Tagwalk流行網站搜尋引擎創辦人Alexandra
Van Houtte也「以預測時尚趨勢為例,這個工作,長期以來直覺式的,依賴時裝流行編輯的記憶和品味,如今可以比以前更精確的方式完全自動化。結果是各品牌更加了解市場。」
美國Tommy Hilfiger成衣公司於2018年1月和IBM及Fashio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簽訂合作夥伴協議,探討人工智慧和時裝流行之間的關係。「我們和FIT的學生用數據資料和演算法創造出一些改良的、技術的、負責的、環保的服裝。這些分析讓我們可以有效地和顧客對話,瞄準網路線上和線下的顧客。」這種方式設計出來的款式絕不會是革命性的產品,但輕鬆掌握趨勢流行,也絕不會缺少像Hadid姊妹的款式,如短上衣,艷彩厚運動褲,加上XL標誌。
Yoox
Net-a-Porter平台在2018年底推出
完全由演算法設計的« 8 »系列款式男女服裝。這是一整個散佈在倫敦和義大利波隆那(Bologne)之間1,000個人整合的平台創意的結合:其技術研發部門發明一個演算法過濾主題標籤、顏色、社交網站的圖像,凝結出一個mood board,設計師再根據這個mood board定義下一季風格款式,包括顏色系列、袖子長短、布料質地、鞋跟之高度,甚至價格擬定等等。
Yoox集團董事長Paolo
Mascio認為創造發明的工作基本上都是人做出來的,Alexandra Van Houtte也持相同意見 :「科技不會扼殺創造,科技伴隨著創造,改善創造。」不過,就是否產生制服化了的問題則眾說紛紜。Ellie Roberts認為這是效率的代價,Paolo Mascio則訴諸人們學習認識人工智慧,互相反應,如果有必要也會設下限制。Alexandra Van Houtte表達較為中立的看法 :「這得看人們如何選擇接受人工智慧的方式。設計師使用40%的資料畫出下一季款式—這一部分是最商業的—,就完全像以前一樣,只是更完美精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