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7日 星期四

歐洲紡織科技四大創新方向




歐洲未來紡織服裝技術平台(Textile ETP)是歐洲最大的致力於紡織領域技術創新的平台,旨在通過促進歐洲國家之間的協同創新和研究成果的快速產業化使歐洲在全球紡織服裝領域保持長久的領先地位。

2006年,Textile ETP首次發布未來10年紡織行業的發展趨勢,包括:從普通消費品轉向特種產品;技術紡織品應用領域的拓展;從大眾化生產轉向定制和增值服務。目前這些方向在歐洲都得到了很好的實踐,而且幫助歐洲紡織業提高了創造力、附加值和行業競爭力,穩定了其生產製造業和就業。

在此基礎上,該平台再次預測紡織服裝行業今後10年的創新主題和優先研究領域,其中智能化、高性能材料,先進的數字化加工技術及商業模式,循環經濟和能源效率,新興領域的高附加值解決方案被確定為4個重要方向。圍繞這四大方向,歐洲已經確定了包括90多個針對性研究課題的19個優先研究領域,並對它們進行了詳細描述,以下選取幾個代表性領域進行介紹。

智能化、高性能材料
在智能化、高性能材料領域,確定的優先研究項目包括:高性能纖維材料;以新型纖維為基礎的一維、二維和三維結構材料;多功能紡織表面及其相關的加工技術;智能電子紡織品、功能性織物及可穿戴系統。

高性能材料方面,如曼徹斯特大學國家石墨烯研究院與Inov-8公司合作,將橡膠與石墨烯混合在一起,創造出一種新型複合材料,使Inov-8G系列鞋外底強度提高50 %,彈性提高50%,穿著力提高50%

多功能紡織表面處理技術方面,如德國的Nano-Care Deutschland AG公司推出了第3代超薄塗層,可有效對抗醫院環境中的細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以及引起異味的黴菌、真菌和酵母菌等。該塗層可以附著在任何硬質材料表面,並具有持續自我消毒效果,防護效果可持續數月至數年。

智能可穿戴技術及產品方面,傳感、驅動、能量生成或存儲、通訊等手段已被成功用於多種紡織材料和產品中,如可穿戴的心律傳感器、智能地毯、地震“壁紙”或智能過濾器都已經成為市場上較成熟的產品。

數字化加工

工業物聯網是紡織行業未來推進智能工廠建設的重要動力。在德國聯邦教育和研究部資助的德國未來紡織工廠建模研究項目中,開發了一個適合中小企業的建模框架。智能實體是框架的核心要素,可由5個子模型詳細說明。此實體現在可用於描述具有相同構建模塊的機器、服務以及完整的生產網絡。紡織中小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建模智能工廠,通過將它們應用於碳纖維非織造布生產工藝來證明建模框架的可行性。


循環經濟與可持續發展
回收和再利用是當前各類紡織品面臨的共同挑戰和課題。在將這些材料推廣到更多應用領域的同時,需要開發技術可行且具有較強經濟性的循環利用解決方案。

例如,法國非常重視其紡織行業的循環可持續發展。20183月,法國發布了新型循環經濟藍圖,由於其非常重視紡織產品的綠色化生產,從2019年開始,法國政府將確保售出的紡織品不會被丟棄。這條“經濟循環路線”希望能將剩餘產品以其原始形式重複利用,或者通過與慈善機構和行業協會合作,通過回收重新用於其他類型產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