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完家裡最後一顆柚子,怎麼樣也是要進入秋天了。坐在餐桌前,突然想到,只有自己動手才知道在邊邊縫縫裡,不容易把整瓣柚子俐落拔下的那種感覺。
這週把手機從iPhone5S換成了iPhone7,跟前一次相比,大約是維持了三年一次的輪替週期,把電腦上舊的lightning電源線拆下,想跟著iPhone7的紙環包裝纏繞收起,卻怎麼樣也辦不到;這算不上什麼「工藝」但讓人感受到對細節的講究(不是細鐵線綁一綁丟盒子裡而已)。跟往日跑電子街買零件組裝電腦的日子相比,蘋果在2010年開始打造並實踐了後PC時代(post
PC era)的生活方式,iPod、iPhone與iPad的三位一體的確是摧毀了凡事從PC開始設想的傳統思維。
近幾個月在不同平台上都碰見了「Yeezy是否真的超越了Air Jordan?」的議題, 對於一輩子生活在Michael Jordan傳奇之下的我們,有這樣的話題真是斗膽!不過在新舊鞋迷之間,球鞋再次改朝換代的氣氛真的蠻明顯。但不管怎麼換,球鞋在我們的生活裡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是不可逆的了。
我們活在一個在店頭排隊的機會比在學校多(每個禮拜排呀!),臉書社團比你這輩子吃過的飯糰還多很多的年代,在終於瞭解塑膠袋其實比紙袋環保(在回收的前提下)之後,越來越多的鞋子讓人們瞭解了什麼?看著舒國治在《台北小吃札記》裡感嘆許多老口味的小攤不再,相較之下,現在球鞋光譜之齊全簡直讓人目不暇給,有來自90年代的原汁原味,千禧年的聯名話題繼續推陳出新,鞋面材料的變化比翻書還快......如果你還有在看書的話。
以前覺得球鞋的內容豐富,像是一本書帶著我們去看見許多新事物,最近覺得球鞋的確像本書,但像的是臉書。
最近一期的《Obscura》在談慢活(一本要價台幣850,硬是讓人覺得要把裡頭的中文跟英文都啃完才對得起荷包),即使是腳步無比快速的香港,《Obscura》的題材仍是走蠻前面的,創辦人TK是潮流界裡相當重要的人物,身兼《MILK》等多本刊物老闆也是創意團隊Think Silly的主裡,是我們相當留意的風向指標,從2010年至今的Obscura越走越高端,別說球鞋了,內容包羅萬象從飲食、文具到工藝小物都有,無形中為曾經執迷於街頭潮流的人們指出一個截然不同的方向。
在後球鞋時代,我們也該停止事事從球鞋開始設想。
對許多人來說,鞋子像是位夢中情人,融合了跑車跟時尚誘人元素的綜合體,從材質到故事都給了我們一個個的理由去追求跟穿上它;以往我們會「從鞋子開始一身的造型」,但是到了後球鞋時代,穿什麼鞋子該取決於我們到底是什麼造型與心情,而不應該是因為「這雙最近很紅而穿」,適合你的生活態度的設計才是好設計。
在這種時候,真必須好好問問自己到底喜歡什麼?說真的,不了解代言人或是合作單位所代表的價值觀而穿上掛著對方名字的作品,那還真是有夠奇怪。
但又或許,鞋子本來就不是一個教具,我們只是庸人自擾而已。
如果說最初的Sneakers是由於橡膠技術的成熟而生(1892年美國橡膠公司開發出了一款叫做Keds的帆布鞋,是最早用 "Sneaker" 定義自己的鞋子),上世紀末的Sneakers是因為全世界流行與運動文化的推播而開枝散葉,現在的Sneakers在我們眼前快速、瘋狂地演變,少有人能夠不知道或是沒穿過球鞋,球鞋可以是生活必需品也可以是生活藝術品,我們再難用一個角度去定義跟觀看,各大品牌在性能、外觀、舒適甚至是精神層面上用不同比例打造各種鞋款,衝量款、室內球場款、教父聯名款、防水加生膠底款、義大利設計師款到慈善義賣電影主題款一應俱全。
身邊的生活才是真的活著,網路文章再怎麼樣描述柚子的滋味,也沒有親手撥一片的體會。
穿著喜歡的鞋子,找尋喜歡的生活態度。我覺得「找尋」的過程讓鞋子更顯得有味道。這邊分享幾個獨立球鞋品牌,巧合的是都在兩千年過後才成立,風格各異但共通點就是態度鮮明,我會說這些鞋像是第三代的手沖咖啡,少了跨國品牌光環,多了點人文魅力;不會有要你扛著簽名球星或歌星的壓力(自然也無法靠鞋子吸睛),讓人能在這後球鞋時代裡,輕鬆點享受日子(卻又不失故事性),尋找平淡生活裡新的切入角度。
什麼樣的節奏才能夠恰到好處真是永遠的課題,設計師 Tate 提到這次鞋面上 Nike 勾勾與 Jumpman 飛人並陳的設計時,他曾經有提出過勾勾比較不明顯的版本,而由 MJ 本人拍板定案了目前的這個設計;強弱的掌握、節奏的控制永遠是個謎,今晚聽了英國藍調歌手 John Mayall 的演奏會,七十歲生日演出中,全明星般的陣容超級有勁,尤其是開始加入了 Chris Barber 的長號之後更是讓人聽得雞皮疙瘩起來(別問我為什麼對這麼老的男人有感覺);我好羨慕音樂能夠有這樣的傳承,不管是收藏唱片或是各種的參與,演出或是欣賞,總是多了些深度在裡頭。我們見到球鞋,見到 Air Jordan XXXI 到底看到了什麼?球鞋不應該是只有轉手買賣,也不應該只是為了股東交代,而那選擇權不在品牌或球員手上,若真的希望球鞋文化能走下去,而我們能夠認認真真的期待 Air Jordan 70 ,決定權或是責任或許是在我們這些樂迷身上。
球鞋會成為今日主流根本是不小心的吧!上世紀有份好工作的人多半是應該要穿著皮鞋、有領上衣(然後不能穿牛仔褲),今天的球鞋是怎麼演變成連伸展台都來去自如的單品,實在是很讓人覺得有趣的題目;但是轉頭一看隔壁班同學「生活工藝品」,這些越來越常出現在生活中、咖啡廳或是家居雜貨店中的鍋碗瓢盆們,似乎是存在很久了對吧?但是被譽為日本工藝大師三谷龍二在《我們的日常感美學好時代》裡說「我覺得,生活工藝一詞是為這二十年來的工藝動向所取的一個暫時的名稱。最後會不會成為一時的熱潮而消逝,我不知道...」,大師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感讓人感到相當大的衝擊,這句話若是翻譯成球鞋控來說的話就會是「我覺得,球鞋文化是這二十年來的一股潮流。早晚會完蛋的吧,我的看法啦」這樣。彷彿早已經擁有幾個世紀歷史的掃帚、陶器、白瓷、咖啡杯居然是這些年才獲得了這樣大範圍的重視,而且這股風潮隨時會變,是我沒有預料到的事實。
「沈重而巨大的二十世紀結束,對於及展開新世紀既期待又怕受傷害......不知不覺地將許多人推向了『生活』這個最小限度的確切圈域中。」(鞍田崇,生活工藝的時代這個詞),二十一世紀裡,對於生活的注重(或是對大確幸的放棄?)讓稍有餘裕的人們把目光移向了一步步能夠改變氛圍的東西。球鞋、咖啡杯還有蒼蠅拍都是。不妨來想想,什麼鞋子能有類似「生活工藝」的特質?我想太新的性能鞋款應該很難被列入,有如消耗品般的存在,即使有聯名、創新科技等等,都不能讓他們成為「從生活中長出的工藝」;沒經過實際使用的洗禮沈澱、對於性能的追求太過於激進,味道似乎就是不對,但真要我說的話,新鞋子裡頭的 Nike Flyknit Air Max 以及 adidas Ultraboost 是頗有潛力的兩雙,應該是他們的編織鞋面幫了大忙,讓冷冽的球鞋與消費氣味被暖化,實際上稍加觀察會發現他們也跳脫了一季一改款的頻率,成了跨越年份的當代定番,人們穿著這些鞋款的機會也比較多元了;若將目光轉向老鞋,容易融入生活中的款式就比較多了,像是 Puma Clyde、adidas Stan Smith、Nike Air Force 1、 New Balance 990 系列還有 Converse 幾乎全家......都可以說是好像蠻有生活工藝品感覺的鞋款。
但是講到這邊,其實從球鞋裡頭去找到生活工藝品的話題,有其基礎上的荒謬,十九世紀英國的威廉莫里斯對機械量產產品粗製與氾濫的反感帶來了工藝美術運動,可以說是源起於對抗工業革命的存在;而我們所提到的球鞋都是來自國際品牌,以跨國大量生產為基礎,也都不符合柳宗悅所推動的「民藝」精神,球鞋是否有可能是「民眾的工藝」?這時候我就想到日本 Hender Scheme 以及瑞典的 Spalwart,Hender Scheme 品牌由設計師柏崎亮在2010年創立,以原色皮革所製作的 Homage Collection 系列用皮鞋的工法重製了經典球鞋,像是 Air
Jordan IV、SuperStar、Vans Era、New Balance還有德訓鞋都有,以工藝的角度來說,這樣的獨立品牌似乎還真有些民藝的味道;Spalwart 則是從瑞典設計師們重新讓1950年代東歐製鞋老工廠重返生產的作品,機械量產製品隨著時間的過去,反而變成了「有溫度」的存在,只能說人們的心情真是善變。
球鞋與一般的木器、陶器不同的是,在球鞋的世界中沒有像生活用具選貨店中的作家這樣的角色,球鞋需要非常多人的合作才有辦法完成,但是在可預見的未來,3D列印或是各種工具的演進,也許能夠真正從生活的需求裡去發展出特別的球鞋?adidas
FutureCraft、Nike Vapor HyperAgility Cleat、New Balance Zante Generate 與 Under Armour
Architech都是使用 3D 列印所打造的球鞋,看起來都頗有未來感,但還蠻難想像這幾款鞋要怎麼「融入生活」之中(光是怎麼清理中底就夠人發愁的),反而是客製師們的手工讓人感到激賞,像是 Randy the Cobbler、Shoe Surgeon、JBF Customs、kenny23forever 等人都是有能力在結構上讓人耳目一新的高手們。
我想,我們毫無疑問地是把球鞋當成生活(裡的)工藝品在使用著,球鞋有著工藝品的特質,三不五時我們就是用各種設計、各種工法什麼的在要求著球鞋,而生活裡也早已不能沒有球鞋,但喜歡球鞋的人永遠有著不安份的心,主流之外是否能夠有獨立樂手或是獨立唱片行出現?超級市場之外,球鞋世界裡的「小農」在哪裡?一雙有著「手作木湯匙」特質的球鞋會是什麼樣子?我想我們除了是繼續期待,也該找機會挽起袖子下去做,「在想好形狀之前就開始製作,未完成品也好,先交出來再說」若非如此,物品就會失去他的勁道,大嶌文彥(選物店「魯山」店主)這麼說。球鞋想要夠格成為生活工藝,也該交出如此氣魄的作品。
今年參加了suit walk,真是一個特殊的活動,簡單形容一下,那就是一個大家穿帥帥一起拍照聊天的日子。本應漫長的三小時「信義散策」比想像中來得有趣,尤其是認識了(早就想認識)的朋友以及見到(沒想到會認識)的朋友,大家都穿得漂漂亮亮的,挺好!在這樣以正裝為主的日子裡,還是有出乎意料的搭配出現,像是一起散步的 Kenny 褲管上的金釦、後背肩上的箭紋跳色細節,PJ 所穿著的 Tweed 羊毛訂製服與同材質的棒球帽相互呼應,Victor 充滿古典風格的套裝卻又有機能的反光細節,這些都是讓人覺得新鮮的地方,而這些,都不是全「新」的東西,但是我仍是被這些地方吸引而且眼睛為之一亮。
對我這種咖來說,球鞋在這 suit walk 活動裡面有著不可或缺的存在必要性,想想一本《Take Ivy》畫冊影響了1960年代時日本年輕人的穿著風格(這本1965年的首刷原版書在ebay上的競標價高達1000~1500美金,從此成為傳奇),裡面對於鞋款的註記「常春藤風格!你不能不擁有的四雙鞋款」其中就包含了Sneakers,在林田昭慶所拍攝相片裡頭我們也常可見到正裝與運動鞋的組合(反之也有Varsity
Jacket運動風格與Loafer鞋款的情況出現),連今年
suit walk 的代言人物 Nick Wooster 大叔也是屢屢穿著 New Balance 搭配正裝出鏡;但是對我周遭的大多數人來說,除非是要去見親家或是參加畢業典禮, 穿正裝對我們這群球鞋世代來說可真是相當陌生的一塊。
世代,就是對於某一堆人的總稱,而這屬於同世代的這一「堆」人的會有相近的年紀、類似的想法、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因而會擁有接近的態度(ref),如果有球鞋世代的話,對我來說那是屬於成長過程經歷過九十年代的朋友們的;像我,從大學開始就幾乎是天天觀看球鞋新聞,如今球鞋的發展已經(又、再、繼續、不斷)創歷史高峰,各種各類型甚至是各種年代的設計一應俱全,而就在上週 suit walk 之後,我們見到了國外新鞋的發表、島內衝搶新鞋的拼勁(也都登上國外潮流網站版面XD),這些都暗示著新型態應該出現,也點出了一個球鞋世代的結束,我想說,如果有球鞋世代的話,我們看著他興盛強大,也見證這個世代成形,但的確確大家該起身動一動老屁股了 ^^; 。
並不是想唱衰什麼(完全不是那回事),該結束就是該結束了,想法被球鞋所牽動、影響著的一群人,大概就是我對球鞋世代的定義,結束不是因為出現了什麼動搖國本的大事,反而因為是變化模式的已落定,創新的幅度已經慢下來(有一部分則是太超過了),當年復一年的iPhone發表會都顯得力道漸弱,我們為什麼要用同樣的標準去要求創新,「我們真的需要那麼多新東西嗎?」其實已經好陣子我們不斷球鞋的現象變得與大家的生活炒作、科技或甚是各種故事,球鞋品牌出招的維度已經開始存在於某個「象限」之內,不代表球鞋不再讓人興奮,我仍然像個國小生一樣期待聽到新的故事、期待看到振奮人心的比賽,但我覺得我們不該再用以往的心態去要求球鞋,當各種主要樂器的發展已經慢慢完善之時,再要求琴師去設計一台「新的、功能更強大的」鋼琴,這似乎顯得有點本末倒置,現在的球鞋也給了我類似的感覺,我們已經經歷過成長幅度最驚人的年代,是時候換個方向來思考以及跟球鞋相處。
慢一些、緩一點,在資訊爆炸的年代裡,我好需要這樣的感覺,而 New Balance 給我的感覺就是這樣(還挺有點療癒的作用 ^o^);這次所選擇穿著的 New Balance 1700 鞋型正是代表著兩千年左右的風格,從復古鞋型(可以從鞋面的古典結構判讀)加上時興的避震科技(前掌、後跟的機能點綴),是一雙腳跨天秤兩端的平衡之作,Bespoke 等級的製作讓人難以挑剔,優質的 Horween 皮革以 "Explore by Sea" 為題而染上了少見的深藍灰色調,幾乎是固執地繼續在美國生產製造的態度,就像講究的正裝一樣,是有點脾氣!二十世紀之初就開始鑽研運動員「腳下」功夫的 New Balance 持續著自己的風格,對於經典款式的演繹也有自己的一套想法,無怪乎像這樣英美製的款式被鞋迷們奉為逸品。回想我們小時候總是一雙鞋要「兔」一整年,現在人人坐擁少則三四雙、多則上百雙鞋履的現象已經不算罕見,但就跟正裝一樣,這些現象都是演變而來;在戰後的1940年代,好一些的衣物都會是訂製(不然就是穿哥哥姐姐親戚朋友來的就衣服),出版《Take
Ivy》的石津謙介除了出書、出雜誌(Men’s Club)之外,他的 Van Jacket 也是最初的 ready to wear 正裝的推手,針對年輕人的風格生產了一系列學院風服飾,你可以說石津謙介就是那時代的藤原浩(ref),而如網路時代的資訊與新玩意兒不斷蜂擁,古典風潮如正裝與球鞋的搭配讓人找到對於傳世原則的尊重,你可以說我顯得老派,但有時候我們真的不需要那麼多新東西。
前些日子,所屬的 KEEDAN 《起點》線上雜誌流量一度爆衝,畢竟我們一直屬於低調收斂的發文個性,要能出現這突如其來的流量(阿彌陀佛還好主機撐得住),唯一可能的原因就是文章成了某種議題的關係。說來不應該,對於網站來說應該是關鍵要素的流量是是個該也不該重視的環節,真要我什麼都以流量來選題那就不是我們了,有時候覺得編輯就是該繼續書寫、挑剔,就是要有點脾氣,但即使如此我們還是做了許多妥協,我們會繼續努力培養臭脾氣的。
而「導致」流量大增的「元兇」是一篇關於京都的舊文章,這個一千四百年的日本首都是近年許多人選擇造訪的旅遊勝地,自己也完全沒預料到地,接連去了京都兩回,而這次能夠吸引兩萬多人按讚造訪的舊文是《京都〈戶外廣告物條例〉正式上路
跨國企業商標換裝》這篇文章,流行網站如 KEEDAN,當初選擇這個題目去分享純粹是覺得跨國企業願意為一個地方政府的自治條例去修改那原本該是嚴苛得不得了的視覺規範,肯定是有點原因而值得留意,我們對此議題也僅點到為止,沒想到真正爆發是由於出身白色巨塔的市長大人去到日本的有感而發,讓這話題成為眾人表態的焦點。
《美學經濟》與《球手之美學》兩本書的作者詹偉雄提過「「(台灣)這個社會要從2000年開始,才對設計,對美、對活得不一樣的人開始注意,而這是全球化社會變遷下的結果。」回想我國中訓導主任老胡(人稱老虎)對於司令台下的千餘枚大平頭吼道「學生就是不應該花心思在服裝上,你們應該專心課業!!(吼)」,當時我是好學生一枚,沒有懼怕老虎的理由,但是埋下的抗拒心態跟我從此穿不慣皮鞋的應該脫不了主因,唉,天蠍座就是愛記仇。
在集團式的經濟(如紡織工廠、製鞋工廠)所主領的經濟之中,的確大幅度壓抑了人們追求自我主張的時間與空間,但是對於美學或是設計的追求是應該要能夠累積而且不該也不會受到外在政治、意識形式的影響,《高年級實習生》裡頭,年輕老闆 Anne Hathaway 騎著腳踏車來來回回巡視的工業風辦公室是由印刷工廠改裝而來,所釋放的空間成了打造新一代未來美學的線上服飾網路商店總部,在這樣美輪美奐的寬敞空間裡,我相信沒有人不想跟安海瑟威一起工作(咦)。最近關於猴子燈籠的話題繼續延燒,北門的重現也顯露出了更多議題,外在空間有許多規範以及限制,我們應該要做好並重視的是自己身體的美學意識。
前陣子我受邀參加了在三創空間的摩曼頓開幕活動,主持人問到了「球鞋該怎麼樣搭配」的問題,我們從Michael Jordan還穿著小短褲打 NBA 看到現在袋鼠褲橫行街頭,球鞋的搭配是最無理可循的一個命題,畢竟球鞋本身的出現就是為了挑戰既有規則,「變得更好」是唯一正解,所挑選的方式及素材就得看個人;為了避免講了半天好像等於沒講,在這邊分享幾個關於穿球鞋的心得。
1.厲害的球鞋不是關鍵
嗯,我好像說得重了點,從被喻為「球鞋的黃金年代」的1990年代開始百花紛呈至今,已經沒有人懷疑球鞋本身說要厲害就能有多厲害的深厚功力,但是唯有你把它穿得好了(或是收藏得好了),那才是真的有放入屬於自己的元素,不然就只是在這雙球鞋轉手之間的臨時倉庫,也不用從購物袋裡拿出來了吧。
2.灰色地帶是關鍵
所謂的灰色地帶,我想說的真的就是在身上各種能使用「灰色」的地帶,灰色的衣服最容易融入各種配色,甚至比全黑全白的單品來得更沒個性,但也正是他們的沒個性才顯得重要,一張考卷畫滿了重點,那就等於沒有重點,讓看的人不知從何開始。把握住這個重點,你可以用其他不是灰色的單品來創造出你的灰色地帶,像是八分的長褲讓鞋子與褲子之間出現一個喘息的空間、與外套一致的褲款顏色可以協助凸顯內著與鞋款的特色...等等。
3.比例是關鍵
穿搭大神 Nick Wooster 就不諱言其實自己的比例不算是完美,但是他對於自己體態、髮型與身形的熟知,挑選了最適合自己的服裝風格,我們曾訪問過 United Arrows 風格大將 Poggy 小木基史,問到了「該如何把寬版服裝風格穿好?」,他所給予的答覆是「肩線」,一語道破穿錯Size與Loose-Fit風格之間的差異。
4.對象很重要
年紀到了就該定下來了(大誤),這邊所指的對象是你去見的對象很重要
— 老闆、老婆或是老朋友,即便是正裝為主的 United Arrows 創意總監栗野宏文也以此為挑選服裝的原則「我會在前一天想好明天的搭配,主要是看要與誰碰面」,跟球鞋的組合也是同樣道理,絕不是把配好了的衣服套上去就好,對各個環節的尊重才是紳士之道。
5.推翻原則是原則
傳奇設計師Tinker Hatfield說過「我不是個會留意復刻的人,我被付錢來上班是為了定義未來」,我們沒道理用「以前沒見過」來推翻你的球鞋搭配。
在我每天出沒的台北中山站一代,是個建築風格混亂的區域,在街頭閒晃時常在層層看板之下,發現一些拆了就再也不會有的建築細節(真的是被糟蹋),不過同樣的區域也有如福祿猴般怎樣改也不會敗中求勝的東西;我想說的是,從北門走到大稻埕,你會同意我們生處在一個混亂的年代,價值觀與美學才剛要開始,討論與挑戰極需累積,至少我們開始抬頭起來尋找答案,這個地方還需要大家一起多多加油跟努力;傳奇攝影師 Henri Cartier-Bresson 說「Your first 10,000
photographs are your worst.」,考慮到他說這話的時候還是底片年代,一萬張底片相片的花費很不精準地用現在的物價水準換算一下,那約莫是一千張4G的記憶卡,就算是偷懶拍RAW檔,也大概要1000,000張相片之後你才能夠脫離你最差的階段。那麼,我們大膽地估計「你的前第一百次搭配是你最糟的」,即使如此,也請不要中斷嘗試以及求新求變,美學的有趣之處就在於此,球鞋(與其他東西)的美學也應是該如此。
新的飛人喬丹終於登場了,但似乎今年大家都不照習慣來;帶著消磨不去的傲氣,Tom Ford 選擇取消倫敦時裝秀,在原定的日子走上金球獎紅毯(還順帶當了頒獎人);在原定的巴黎展期的前一週,Hedi Silmane 突如其來的把 SAINT LAURENT 的秋冬大秀搬回自己熟悉的洛杉磯;然後 AIR JORDAN XXX 也硬是不願在 JORDAN 30 當年(據說原訂2015秋季)發表,AIR JORDAN 30 代選擇在 2016.1.14 在芝加哥登場。
少有人真的經歷 1985 年 4 月 1 日發表 AIR JORDAN 1 的日子,我也好很難想像那時候的時空到底是什麼狀況;上了高中之後,或多或少的,總在不同地方不同方式見到每年的新 AIR JORDAN,在宿舍學長的腳上,在書局的海報櫃裡,在成功嶺放風時的報紙上,在圖書館、在鄉下老家的電腦裡,在 KICKS 雜誌、在公司宿舍,在紐約挑高兩層的神祕攝影棚、在麥迪遜廣場花園旁的訓練廳,現場再熱鬧(或奇怪),記憶裡的那個空間就會"唰"的只剩下我跟AIR
JORDAN。每年像果粉一樣期盼著新機登場,各種的爆雷其實都還蠻討厭跟掃興的。曾經幾年好好的守下來了,但感謝各種網路大神,今年 AIR JORDAN XXX 的樣子在正式發售前其實就有間諜照出現,雖然嚴密封鎖,但是今年發表時間與正式發售的日子相差不遠的狀況下,守線一拉長就難免出現漏洞。
對於最後的 AJXXX 的模樣,相信有許多人無法接受鞋面以外大致維持 AJXX9 設計的結果,紛紛送上了 AJ30 代根本是 AJ29.5 或是
AJ29 Plus 或是 AJ29 Elite 的封號,大家習慣了每年革新的衝擊,這次以這樣的姿態登場,對於死忠鞋迷來說真的是難掩失望啊。大家常說 AIR JORDAN 推出前就是罵,實際出現後就會愛,這次的 AIR JORDAN
XXX 其實蠻好看的,目前感受到的氣氛應該算是一半一半,但是能不能接受被 Michael Jordan 在最後關頭喊停退件,因而在時間不足的情況下所推出的這雙 AIR JORDAN 30 代,我想還真是得觀察一下。
Predecessor
/ Sucessor (前任 / 後繼者)是網友用來描述球鞋裡頭前後代關係的家族成員們的用詞,大部分時候,花上一年半或兩年開發的鞋款應該是能夠順順的接手上路,但想當雙後繼者不是那麼輕鬆的事,也不是沒有在最後一刻喊卡而搞得人仰馬翻的例子,以我們的經驗來說,拍攝時用的樣品與最後生產的大貨不同幾乎是家常便飯,像是氣墊的配置、結構的調整、配色與材料的更換都是所在多有。
像是 NIKE LEBRON 6 的設計就謠傳過是一個大翻盤,雖然曾有傳言以為這款原形會換個名字以 NIKE ZOOM POWER 的形式推出,但最後卻是完全取消了上市的計畫,成為球鞋裡的野史傳奇。
與正式發售的版本相比可以發現根本天差地遠
nike
zoom lebron 6
另外像是 adidas adizero Rose 鞋款的樣品與發售款則是在結構上有相當大的差異(第一張是sample、第二張是發售版),兩者的線條也許相似,但是腳踝皮環等等的多處細節其實大不相同。
adidas
adizero rose
而 AIR JORDAN 除了 10 代在原版發售時的第一個配色,曾在Michael大神的一個感覺不對而下令重新打造鞋頭裁片設計之外,其實大家所喜愛的 AIR
JORDAN 3 也是一個在時間壓力下所推出的產品;1987年,時任 Nike 副總裁的 Rob Strasser 突然遞出了他的辭呈,這位成功拉攏 Michael Jordan 進入 NIKE 品牌的這位行銷大將密謀另起爐灶,也盤算著要將這位籃球新秀拉入自己與 Air Jordan 1 代設計師 Peter Moore 所創立的 Sports Inc. 公司。這突如其來的變換,逼得 NIKE 得重新找人從 Peter Moore 所留下的一堆草圖裡重新找到新款 Air Jordan 設計,這救火的大任落到從建築師變成球鞋設計師的 Tinker Hatfield 身上,據設計師本人的回憶是“No one slept
for days.”,不眠不休所拿出來的樣品融合了創新材質也擁有全新結構,讓站在選擇線上的Michael
Jordan眼睛為之一亮,1988年 AIR JORDAN 3
發售,同年二月六日,Michael Jordan穿著三代在芝加哥舉辦的NBA全明星大賽上演出歷史一刻,剩下的,我想大家應該都知道了。
在 Mark Smith(資深視覺設計)與 Tinker Hatfield(傳奇球鞋設計師)的力挺下,AIR JORDAN 30 代的設計純度是不容質疑的,在專訪裡頭 Tinker 提到「大家似乎忘了其實 AIR JORDAN 3 代到 5 代也沿用了同樣的中外底結構」,想說明 AIR JORDAN 28 ~ AIR JORDAN 30 之間的關係並非特例,每一代之間的科技其實或多或少的有些延續,30 代的中底其實並不如乍看之下與 29 代完全一樣,移除了外殼 TPU 以發泡中底為主的設計,外底也採用了不一樣的刻痕,但就實在長得太像,即使幾乎每個人(包含我)對於 29 代的性能都讚譽有佳,但是 AIR JORDAN 30 代是否是款「稱職」的 AIR JORDAN ,大家目前還是先打了個問號,想要連續投出三顆好球?下墜幅度不夠大的快速指叉球,威力畢竟是有限呀。
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AIR JORDAN 30鞋面的純度是夠的,首度結合的Flyknit與Flyweave(想像同一件衣服同時使用了針織與編織面料),然後鞋頭源自光柵印刷技術(lenticular
printing)的飛人也是蠻炫的,另外更重要的是,其實 AIR JORDAN 30 的中底與外底模具肯定是重新開模生產的(與AIR JORDAN 29的紋路明顯不同),在這過程裡 JORDAN 品牌其實大可以刻意更改造型,加入一點什麼「有的沒的」,讓他看起來「好像不一樣」也能夠迴避掉目前網路上的質疑聲浪,但是設計師決定放掉這球,在沒有足夠測試的情況下,維護性能的基礎,「我們不可能讓Michael Jordan或是Russell Westbrooks變成測試員」Tinker Hatfield這麼說,中外底造型沒變之外,甚至在官方新聞稿裡也不避諱地提到了這次開發被老闆打槍的曲折幕後,想想令人好奇這世界上有多少品牌敢去提到這件事?大部分時候對於這樣的情節應該都是避之而惟恐不及,甚至想辦法去掩蓋,在捕手的示意下,JORDAN BRAND出乎意料地連續投出三顆快速指叉,有沒有釣到打者出棒呢?有沒有呢?你說呢?
音樂裡頭,也是有各種的耶誕氣氛,2010年左右,我們的工作室是在地下室,拍球鞋、上網找資料寫文章的日子,蠻像是穴居的,但是做著自己喜歡的事,這些也不怎麼為意,陪伴著的是 Vince Guaraldi Trio 的音樂,其實跟他們不是很熟,但串流音樂總是會亂撥,然後就會跳出他們的耶誕歌曲(還蠻多的),莫名其妙的,我印象裡從十月我就開始聽耶誕歌曲聽到了耶誕節,最後覺得,「好了,我受夠了」。另外一首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阪本龍一的《Merry Christmas, Mr.Lawrance》,純粹被音樂吸引過幾回,但是看了歌名才會發覺這大概是世界上前幾名冷靜的耶誕歌曲,不過這裡面所壓抑的情緒卻是非常驚人,光是想到大衛鮑伊所飾演的英國戰俘緩步走向拿著武士刀的日本軍官的畫面...也許耶誕節就是一個隱藏著衝突的平祥日子,身著紅衣然後變很胖的 Santa
Nicholas 越來越大的同時,身著黑衣拿著棍子準備修理人的 Knecht Ruprecht 也從沒遠離過。
球鞋裡頭也是有許多耶誕主題的鞋款,不得不說在耶誕日子裡還得上班的人們大概就跟過農曆年還得工作的人們一樣辛苦,其中包含了第十六次在聖誕節裡打卡上班的 Kobe Bryant。印象裡他掛著耶誕主題的球鞋應該是從六代開始,以搗蛋鬼Grinch為題的鮮綠色鞋款配上Nike Kobe 6代那個鱗片般的鞋面,根本青竹絲來著。真的要說可怕的話,Nike
Kobe 8 代耶誕節的的蛇鱗版本更是誇張。
nike
zoom kobe 6 christmas
另外讓人覺得也是卯勁使壞的還有2013、2014年的 adidas
Basket 耶誕特集,分別以"Nightmare"與"Bad Dream"所命名的兩個系列,擺明就是不走溫馨親情路線,雖然說陣中頭牌這兩年也的確如此....(啊,不小心酸出來),但說真的 Derrick Rose 是好球員,大家要珍惜。2014年
Bad Dream 系列其實頗帥,還有夜光效果。
自己最喜歡的耶誕節球鞋應該是 Air Jordan XX8 SE 'Flight Before Christmas',黑色為主的版本加上反光細節,除了呼應飛人牌的Flight特色,也點出了節慶時期的忙碌航班交通,鞋子本身的配色比例也是相當對我胃口,除了冰底有點讓人捨不得之外....但決定待會兒中午翻出來穿穿,當年穿著他參加在(四月但還是很冷的)紐約的 Air
Jordan XX9 發表,也是另一段跟鞋子相處的回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