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4日 星期一

運動後大口喝水超過癮?小心青光眼搶走視力的3大壞習慣


運動後熱又渴,大口喝水好過癮?小心!中醫師表示,近年來青光眼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一旦確診,可能不到10年就完全失明,建議年輕人遠離青光眼,要特別小心生活中常犯的3個壞習慣,而熬夜滑手機、運動後牛飲便是其中2個!

年輕人青光眼惡化速度快 不到十年就可能失明
青光眼以往被當作50歲以上才會發生的眼疾,但近年卻出現年輕化的現象。根據健保資料庫的統計,國人罹患青光眼的患者將近40萬人,其中20-40歲患在最近幾年增加幅度甚至多達20-30%,相當驚人,更讓人憂心的是,青光眼跟其他疾病不同,年輕患者的惡化速度快,往往不到10年就可能導致全盲。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郭祐睿表示,門診中就曾有1名罹患青光眼的學生病患,年僅14歲,到診時視野缺損達95%眼壓超過正常值40%以上,有一隻眼睛已經幾乎看不見。而在排除先天因素引起的青光眼後,雖然針對體質進行調理,並以針刺穴位刺激視覺跟光感,經過半年,眼壓幸運獲得控制,視力也能看到光感,但實際上眼睛狀態已經大不如前了!
您該知道的青光眼二三事!

瞭解青光眼的可怕,那麼,什麼是「青光眼」呢?青光眼是一種缺氧引起的視神經疾病,跟眼內壓力(眼壓)有關。眼壓高低是由眼球中的房水決定,由睫狀體所分泌的房水可維持眼球固定形狀及新陳代謝,一般人房水的產生與排出量會維持平衡,正常眼壓大約維持在12-20毫米汞柱(mmHg)左右。

但若房水無法順利排出,就會導致眼壓上升,假如超過了視神經可以承受的極限,或供應視神經養分的血液循環不良,即會發生視神經受損,並產生視野缺失、視力喪失的青光眼症狀。

通常具有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視、糖尿病、高血壓、長期點類固醇的患者較容易發生青光眼。青光眼有「視力的小偷」的稱號,會悄悄奪走患者的視力。臨床發現,80%患者初期無症狀,往往等到眼睛不舒服、頭脹痛或噁心想吐做檢查時,才發現視神經已受到損害。

青光眼年輕化 3大壞習慣是超級幫凶
遠離青光眼,現在就開始!郭祐睿中醫師表示,造成青光眼患者年齡下降的原因,主要是不當或過度使用3C產品所導致,但除此之外,缺乏運動和飲水過量也容易造成眼壓升高,建議要預防青光眼上身,至少應拋棄以下3個壞習慣:
壞習慣1 / 不當或過度用眼
現代人3C產品不離身,白天盯著看還不夠,常常還要熬夜追劇,甚至關燈躺在床上滑手機,然而,這般舉動所帶來的影響,往往卻是睡眠障礙和眼疾。

郭祐睿中醫師解釋,睡眠是護眼的重要關鍵,因為夜晚的眼壓平均比白天高,如果睡眠不好或是熬夜,會引起房水堆積,眼壓也會隨著增高,不僅失眠可能誘發青光眼,更可能致使原來的病情更惡化。這是因為青光眼是眼睛缺氧的疾病,睡不好或熬夜的人會引起血管發炎反應,導致眼部血管受損。

壞習慣2 / 愛當懶骨頭
郭祐睿中醫師解釋,因為地心引力的作用,臥姿時的眼壓比坐姿、站姿還要高,學者研究有氧運動對眼壓有下降的效果,尤其是跑步的降壓效果好,但是跑步的時間沒辦法維持太久,所以建議青光眼患者一定要記住「躺著不如坐著,坐著不如站著,站著不如走著」的原則,只要持續有空就走路的習慣,日積月累還是會慢慢降低眼壓。近年來,也有動物實驗發現,運動可以提升腦源性神經滋養因子和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的濃度,並且促進腦內葡萄糖的代謝功能,防止視神經繼續受損。
要注意的是,必須是有氧運動才有降低眼壓的效果。有氧運動的定義是會使心跳加速、呼吸增加的運動,例如:騎自行車、有氧舞蹈、跑步、快走、游泳、跳舞等,對於大部分的青光眼患者幾乎都有效。

壞習慣3 / 運動後狂喝水
水是生命三大元素之一,必須天天補充,但可別喝太多了!大量喝水除了會增加血壓,也會增加眼壓,尤其運動後大量喝水,更容易因為大幅激增而使得眼壓飆高,視神經受壓迫,導致青光眼的發生。所以,就算是覺得極度乾燥,也一定記得要「小口喝水,慢慢多次補充水分」,試著感受自己真的口渴才喝水,不用拘泥於一天要喝2,000 C.C.的水,以免身體的水分不堪代謝。

筆記本再多寫2方法 愛護眼睛更給力
守護靈魂之窗,除了戒除上述3個壞習慣,保持良好睡眠、有氧運動和慢速少量喝水的習慣之外,郭祐睿中醫師提醒,青光眼患者在筆記本上再多紀錄2個方法,保養眼睛更全面。

1. 多增加抗氧化物的攝取:抗氧化物包含了深綠色蔬菜,例如:甘藍菜、芥菜、小白菜、芭樂、奇異果等,能對抗自由基對視神經的傷害,也可預防視神經受損。此外,具有抗細胞凋亡能力的中藥材,例如:薑黃、川芎、丹參、細辛、枸杞子、決明子等,也都具有治療青光眼、增加視野的功能,但建議諮詢專業中醫師後,再依據個人身體狀況食用。

2. 睡前花5分鐘熱敷眼睛:熱敷眼睛可以使眼睛周圍的肌肉放鬆、血液循環增加。平時除了可以使用熱毛巾熱敷以外,還可以使用具有遠紅外線功能的暖暖包、熱敷墊,只要熱敷5分鐘即可。若平常眼睛疲勞時,也建議將雙手手心摩擦溫熱,將掌心平貼眼部,輕輕按壓眼眶四周,及按揉「太陽穴」,慢慢吐氣,來回數次,有助於暫時舒緩眼睛的疲勞感。

【護眼小叮嚀】
雖然大眾普遍用「視力的小偷」一詞來形容青光眼的症狀不明顯、容易被輕忽,但對郭祐睿中醫師來說,青光眼不只是小偷,更是「視力的強盜」,許多患者到了疾病末期時,視力退化的程度往往會超乎想像,到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也因此,他建議3C族群、年齡超過40歲以上的民眾,尤其是有青光眼家族病史者,一定要定期接受眼睛健康檢查,避免悲劇發生。

日本開發出新壓電面料能將衣服變成電子設備


下一代設備將會嵌入衣服,研究人員已經做到了。在新界面的支持下,人與機器將會走得更近。新設備會改變衣服的設計,比如將攝像頭裝進衣服。

有幾個研究集團正在研究,它們想將穿戴傳感器、觸摸激活技術裝進衣服。日本大阪關西大學也在努力,他們開發出第一代壓電面料。

這種類型的面料有一根導電碳纖維紗芯,還有一根壓電聚左旋乳酸纖維紗和一根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間鞘;外面還有導電纖維保護罩。在新衣服的連接和功能方面,這些材料組件起到了關鍵作用。

壓電編織繩會生成電信號,這些信號是受到3D運動的刺激生成的。當用戶穿上新面料製成的衣服,就會有各種各樣的動作,比如彎曲、扭曲。不只如此,同軸線纜面料彼此交織在一起,變成壓電編織繩。它會起到電磁屏蔽作用,提高敏感度。保護屏障相當重要,是必要的,這樣衣服就不會受到設備(比如手機)環境噪音的干擾。清除電磁干擾相當重要,只有清除才能確保衣服使用的技術完美工作。

首席研究員Yoshiro Tajitsu在接受雜誌採訪時說:“我們的研究目標是開發功能性服裝,有時還與電子織物有關。”談到技術的未來,他補充說:“我們相信,有了人機設備,用戶可以與外部設備以自然的方式交流,不會因為複雜的運動受到限製或者受到阻礙。”

Yoshiro Tajitsu還說,電子織物必須舒適、時尚。如果想說服用戶購買衣服,這是必要的一步。研究人員用新面料編織了三種傳統日本裝飾結(也就是KameKicchyoAwaji),日本人用這些裝飾結製作和服,給婦女穿。

KameKicchyo裝飾結會產生強大的信號,變成電能,足以讓傳感器運作,讓手機拍出自拍照,只需要扭曲衣服的裝飾結就行了。從時尚角度看,可以將新技術放進健康設備中,比如用來監視病人的關鍵身體信號。

歐盟資助開發服裝循環技術計畫


歐盟(EU)所資助的英國時尚品牌Sabinna和時尚科技公司BRIABrooke Roberts Innovation Agency)已經發展了一項技術,可以將無用的或廢棄服裝轉化為新材料。

 歐盟資助一項新計畫,旨在開發將廢棄的纖維素的材料轉化為新100%可回收和可生物降解材料的技術。
 這項技術可將無用或廢舊服裝轉化為新材料以用於包裝和室內裝潢。由歐盟資助並由WEAR Sustain提供支持,該計畫的目標是開發一種將廢棄的纖維素類材料轉化為100%可回收和可生物降解的新材料的技術製程。

其目標是希望創建一個循環時尚系列,以便產品可以在生命週期的盡頭被分解,並回收做成新的纖維和材料,以用於服裝包裝和室內裝潢。

Sabinna總監Sabinna Rachimova解釋說:「我們設計了一系列服裝必需品,幾乎涵蓋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所擁有和穿著的服裝,例如夾克、牛仔褲或襯衫。真正重要的是,不需要跟設計妥協,但仍然可生產永續、可生物降解、可回收的產品」。

BRIA副主任Moin Roberts-Islam補充說:「我們所使用的材料是產品中屬於100%纖維素類的 - 在這個系列中使用了棉花和粘液纖維 - 然後我們設計了特殊工序,服裝可以轉化為其他材料,我們使用的一些工序不需要任何化學品,所創造出來的材料類似於薄紙、紙板和塑料,它們可以用於包裝、室內裝潢和各種不同的產品」。

透過研發將服裝轉化為新型可生物降解材料的創新工序,這些公司表示他們已經成功地證明,品牌可以創造循環的商業時尚,並且永遠不需要把廢棄的服裝丟入垃圾掩埋場。

陸瘋馬拉松 戴防毒面罩跑、搶劫補給站照跑



40多場、逾26萬人同一天開跑
2011年全年全中國大陸僅有22場,7年間賽事總量翻了50之多。2017年,全大陸賽事(800人以上)共有1,102,參賽人次近500萬,分別在31個省市區登場。全馬完賽近27萬人次。

更令人歎為觀止的是,2018415日,這一天,全大陸共有40多場馬拉松路跑賽事鳴槍起跑,超過26萬人在同一天開跑。這一天更被戲稱為路跑的「春運日」。

經濟發展了 有錢有閒追求健康
中國馬拉松官方網站顯示,2018年迄今A類認證賽事有52場,B類認證賽事31場。在網站的「賽事日曆」上,國際馬拉松、山地馬拉松、女子馬拉松等各類路跑賽事讓人應接不暇。

工人日報引述北京體育大學中國田徑運動學院副教授、馬拉松國際級丈量員閆俊濤說法,他指出中國馬拉松在20142015年進入井噴式發展期,所謂的馬拉松熱正是從這時開始的,「經濟發展了,人們也有更多的閒錢和閒暇來追求健康」。

「全民健身」上升為大陸國家戰略後,20151月,中國田徑協會全面取消了對馬拉松賽事的審批。馬拉松賽事在這一年猛增到134場,增幅超過160%2016年則達到328場。

大陸國務院 印發綱要推動馬拉松
而一場馬拉松的舉辦,牽涉一個地方的交通、衛生、安保等公共資源,離不開市政的全方位支持。

近兩年,大陸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畫綱要」和「全民健身計畫(2016-2020年)」,不少省市大力推動馬拉松賽事。賽事從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一二線城市,發展到了更多的三四五線城市。2017年,中國馬拉松及相關賽事已經擴展到全大陸31個省、區、市的234個城市。

海峽兩岸馬拉松 電音三太子也來了
首屆兩岸馬拉松路跑活動20184月在台商聚集的昆山登場,這場海峽兩岸的馬拉松路跑活動共有6,000名選手參賽,台灣選手報名共有200多人報名參加。這場馬拉松除了貫徹大陸當局發布的對台31項政策逐步落實外,活動中融入兩岸特色,就連台灣電音三太子現身起跑線,為選手們加油打氣,補給站送上魯肉飯和珍珠奶茶,充滿濃濃台灣味。

霧霾攪局怕什麼 高倍防護罩上場
20141019日,北京馬拉松比賽遇上重度污染天氣,PM2.5指數達到331重度汙染,很多選手當場棄賽。比賽現場,不少參賽者都戴起了各式各樣的高倍防護口罩。選手佩戴口罩跑馬拉松,也成為馬拉松歷史上奇特的一幕。

村民搶劫補給站 主辦單位猛喊「不能拿」
大陸南京今年4月舉行江寧春牛首國際馬拉松,但卻發生沿途的村民等在補給站附近搶搬供應物資,不顧主辦單位勸阻拼命「不能拿」,仍強行搬走礦泉水,引起中國大陸網友熱烈討論。

跑得快的就叫跑神 專家捏了幾把冷汗
丁丁RUNNER創始人陳遠丁說,現在在中國大陸有一個現象,跑得快的叫跑神,只要跑得快的就是對的,跑得快的就是教練,說什麼都可以。他呼籲,所謂跑得快的「跑神」一定要克制自己的言行,尊重規則。

王者傳奇創始人王麗萍指出,中國大陸現在很多跑友在沒有經過嚴謹的訓練週期,就去完成馬拉松賽事。作為專業運動員來說,在沒有計畫、沒有科學、沒有體系的訓練下就去跑一場比賽,後果可能會給你帶來一生都沒有辦法改變的傷病。

德經長:再生能源4-5年內具完全競爭力


再生能源成本隨著技術進步持續下降,德國新任經濟暨能源部長阿特麥爾預估,在4-5年內再生能源就不再需要補貼,具有完全競爭力。

國際能源會議「柏林能源轉型對話」(BerlinEnergy Transition Dialogue17-18日舉行,吸引來自902,000位能源專家、官員和媒體代表參加,討論能源轉型的最新趨勢。
為了刺激廠商降低成本,減少社會大眾負擔,德國大規模的再生能源開發案近年來放棄躉購制,改採競標制。最近幾次開標,太陽能和陸域風力每度電只剩下4.6歐分,折合新台幣約1.7元,有效壓低綠電的價格,成為會議上的焦點。

阿特麥爾(Peter Altmaier)預估,在可預見的將來,也就是4-5年內,再生能源就可達到完全競爭程度,不再需要額外的補貼。

能源轉型的最終目標是放棄核電和煤電,改用再生能源。德國可望在2022年關閉所有的核電廠,但煤電究竟何時退場,煤電業者和環保團體至今依然僵持不下,成為關心德國能源政策人士的另一個焦點。

阿特麥爾表示,煤電廠全部關閉需要很多年的時間,目前的規劃是2030年前煤電要減半,政府正邀集專家成立委員會,預計在年底前提出關廠的順序和時間表。

阿特麥爾強調,德國剛開始投入再生能源時,主要的推動者還被當成是瘋子,沒人相信再生能源適合工業國家,如今再生能源的效率和成本降低的速度超出預期,「我們的任務,就是將能源轉型的解決方案應用到全世界。」

生活過度忙碌 「暫停練習」找回節奏


想要更快達成你的目標,可以試試以下三件事:首先,繼續埋頭苦幹,直到倒下為止;或是,馬上放棄,這也算是聰明的決定;又或是,按下內心的暫停鍵──這肯定是十分理智的作法。

生活變得庸庸碌碌 試試「暫停練習」
讓不停運轉的自己停下來,放下所有的事情。深呼吸幾口氣,冷靜下來想想,自己是不是忽略了某些本質上的事情。這個方法叫做「給初學者的暫停練習」。在日常生活忙碌至極、或是生活感覺變得庸庸碌碌時,請試試以下的練習。你可以採站姿、坐姿或者臥姿,也可以張開或閉上眼睛。

暫停手邊的事 觀察身體的狀態
.停止你的活動。你可以在當下暫停手邊的事,跟自己的內心說「停下來」。

.現在,專注在你的身體上,簡短確認你的狀態:現在的姿勢如何?覺得哪個部位放鬆了?哪裡還緊繃著,或是仍覺得疼痛?

.你的呼吸如何?或快或慢?或深或淺?平穩或是急躁?

.你剛剛在想什麼?你感受到了什麼?現在又在思考著哪些事?心情如何?

停止內心對話 全神貫注在眼前練習
不必花太長的時間記錄,因為我們的目的不在於改變什麼,也無需評判自己「好」或「不好」。只要稍微留意自己當下的感受─就是這麼簡單,也不需要別的。你的心會知道,你現在做的是有益身心的事。因此,只要做一件事:停止內心裡的小小對話,全神貫注在眼前的練習。


Patagonia 計劃每年在歐洲只開兩家新店


高端戶外品牌Patagonia一直是戶外運動行業中推行可持續發展的先鋒,近日該公司EMEA(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總經理Ryan Gellert在接受海外媒體採訪時,透露了Patagonia的未來計劃以及對行業可持續發展的看法。

關於歐洲市場
歐洲是Patagonia除北美之外最大的市場,約佔其全球總銷售額(約6億美元)的10%,增長勢頭良好,增速達到兩位數。Patagonia目前在歐洲擁有約1,200家批發門店,8家零售店和12家合作門店。

Patagonia未來的計劃是每年大約開設兩家門店,雖然看上去有些緩慢,但Patagonia堅持的觀點是每家門店都要為當地社區提供供獨特的東西,門店的理想選址是都市運動社區,可以為致力於解決環境危機的非政府組織和個人提供支持。今年是Patagonia慕尼黑門店開張25週年,Gellert透露,Patagonia計劃今年在德國至少開一家新的零售店。

我們希望繼續通過我們的業務來為客戶群體最關注的問題提供支持”Gellert說道。例如,Patagonia一直在資助環保活動家和非政府組織,保護歐洲最後一條野生河流(位於巴爾幹半島),該地區有近3,000個水電項目正在開發和規劃中。這條河流對於任何關心生態系統和歐洲大陸野生區的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影響消費者購買決策的因素發生了改變
如今的消費者在做購買決策時,會考慮品牌是否落實可持續發展和公平勞動標準,社交媒體和數字傳訊也是重要的推動力。Gellert表示,這是一種積極的想法,希望能夠成為一種新的規範,而不僅僅是一種趨勢。

對品牌來說,生產最好的產品一直是工作的核心,對消費者而言,產品的功能性非常重要。Patagonia 1995年就開始在整個生產線使用100%有機棉,該公司目前正在進行更多的研究,討論如何製作產品,在哪些條件下生產以及材料的來源等問題。

此前的Fair Trade(公平貿易)活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如今Patagonia在公平貿易認證工廠生產的產品比其他任何服裝或家居品牌都多,共有480款產品,由14家不同的工廠製造。對此,消費者做出了積極回應,不禁參加PatagoniaFair Trade現場活動,還在他們的社交網絡上進行分享。

Patagonia2014年加入了美國公平貿易組織推出的公平貿易認證項目。大多數參與公平貿易認證項目的企業都位於亞洲,Patagonia是首個將該項目帶至墨西哥、中美洲和美國的品牌。

真正的可持續需要消費者和整個行業的努力
2016年,Patagonia推出了“Worn Wear”服裝修補回收計劃,在歐洲舉辦巡迴活動教導人們縫補衣服的技巧。Gellert表示,如果該計劃能夠讓消費者更加理性消費,而不是盲目購買,那麼無論Worn Wear規模大小如何,都能夠產生積極的影響。

在過去兩年中,PatagoniaWorn Wear巡遊活動在歐洲12個國家停留了近200次,既免費修補Patagonia和其他品牌的產品,也教導消費者簡單的縫補技巧。

今年1月,Patagonia推出了全新的Worn Wear拖車和Worn Wear Snow Tour,將修理服務帶到歐洲28個滑雪目的地,為滑雪者和滑雪運動員提供免費修理服務,並教會他們如何修理自己的裝備。這也是第一次針對GORE-TEX®產品進行技術維修。

Gellert表示,地球上很多資源都是不可再生的。為了實現真正的可持續發展,消費者需要調整購買習慣,Patagonia和整個戶外運動行業也要調整業務,健康的地球生態環境是消費者戶外活動以及Patagonia的業務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