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7日 星期二

生活零垃圾

在美國生活的美術創作人Bea Johnson,幾年前就幾乎不再製造垃圾。她堅信,地球不應淪為人類的垃圾場,所以和家人開始了“零垃圾生活”,力求減少浪費。

紙巾、塑料盒、包裝紙、即丟木筷、塑料湯匙……我們每天如此理所當然順手丟掉的垃圾,一斤斤加重地球的負荷。 

現居美國加利福尼亞的Bea Johnson不願繼續成為破壞地球的幫兇,所以和丈夫及兩個孩子開始了“零垃圾活”(Zero Waste Living,又稱“零浪費生活”)。
“零垃圾生活”一舉數得,除了減少興建焚化爐並提高焚化效率,亦可減少垃圾埋置場的使用率,以及垃圾埋置場造成的環境污染。 

Bea說:“我們的'零垃圾生活'就是為原本會淪為垃圾的東西找到代替品,確保家中不再出現任何固體垃圾。說到底,'零浪費生活'的最終目的是停止使用垃圾埋置場,從而縮小個人的'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減少污染。”

徹底改變消費習慣 

Bea原籍法國,18歲那年移居美國當保姆(au pair),雇主的房子曾發生火患,許多燒掉的東西後來都沒添補,但生活依舊好好的;這讓她明白:家裡很多東西都非必需品,生活原來可以很簡單。



她說:“簡單生活就是減少浪費,我和丈夫在幾年前開始了解環境問題之後,決定以行動做出貢獻。丈夫在經濟衰退時辭了工作,創辦了顧問公司為客戶探討可持續發展,我則以住家為出發點,著手改變一家人的生活習慣。” 

為了實行“零垃圾生活”,Bea和家人徹底改變了消費習慣。家中的飲食品、清潔用品、衛生用品,全都以“零浪費”為消費準則,採取塑料包裝的產品,幾乎都不使用。像刮鬍膏就以紙包裝的刮鬍皂取代;化妝品要選可以回收容器的品牌;上超市時只買食材不買加工食品,而且全都裝進自己攜帶的玻璃罐。此外,廁紙只用紙包裝的100%環保非漂白紙,牙膏則以裝在玻璃瓶裡的自製潔牙粉取代。
家中只有一個迷你垃圾桶 

這樣的生活方式,家居佈置自然是精簡至極。家具少、擺設少,是名副其實的簡約主義(minimalism)。正如她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所說:別讓不必要的東西入屋,就不必丟掉任何東西。
現在,Bea簡潔明亮的家中只有一個迷你垃圾桶(用來裝還未找到適合代替品的垃圾)和一個環保桶,以前的大垃圾桶則改為堆肥(compost)用途,廚餘和紙張等都成了堆肥材料。 

Bea說:“人類已經習慣住在'隨手丟社會'(throw-away society),習慣生活中有紙尿片、即丟包裝的快餐,還有便宜但不耐用的產品。消費者喜歡這種便利,但資源有限,這樣的生活方式太浪費,不可能一直繼續。”

“零垃圾生活”已激起漣漪 

Bea形容自己生活在“零浪費泡泡”之中,每次外出看到其他人的生活,比較之下,就知道自己的行為顯得激進。 

她說:“當我看見市區裡裝滿垃圾的垃圾桶,看見有人一手拿購物袋,一手拿用後即丟咖啡杯,或看見雜誌裡滿是過度包裝的產品廣告,就明白環保教育工作還有待加強。” 

可幸的是,Bea的“零垃圾生活”已經激起漣漪,她的朋友都開始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並嘗試朝“零垃圾生活”的目標前進。她去年12月創辦的博客Zero Waste Living因《紐約時報》的報導,吸引許多新讀者。此外,她也當起了“簡化生活顧問”,為有意簡化生活的客戶提供建議。

她說:“有些朋友不明白我們的生活方式,上門探訪時會按照傳統禮儀帶上糕點​​或巧克力,這些都是我無法掌控的浪費行為。有了博客之後,朋友都更明白我們的生活方式。 ”



家裡家外都要“零浪費” 

個人的努力雖然重要,但“零浪費”運動要發揮更大作用,政府和企業都能扮演決定性角色。 

Bea建議:以學校為起點,接著把教育計劃擴大到社區,讓更多人明白4R的重要性。

此外,政府可強制規定零售商進行回收計劃,大型零售商則可強制規定供應商減化產品包裝。 

她說:“消費者本身也能帶動這些變化,如主動聯絡製造商,請他們簡化包裝。大家都能簡化生活,像一周最多購物一次,學習看到living with less(用更少東西生活)的好處。”

“零浪費”最大的困難:懂得說“不” 

環保不能停留在3R(Reduce, Reuse, Recycle,即減少浪費、重複使用和再循環),現在必須學的第四個R是Refuse(拒絕)。 

Bea說:“每個人現在都可以做到的三件事是:拒絕、拒絕,再拒絕。最簡單的'拒絕'是拒拿塑料袋,改用自己的購物袋。再來是拒拿免費贈品。最後一個'拒絕'是拒聽那些說你的環保行為根本微不足道的話。” 
對於Bea的丈夫和孩子來說,“拒絕”就是“零垃圾生活”最困難的地方。 

她說:“丈夫出席研討會時經常會拿到免費贈品,他必須學會拒拿;孩子則要學會拒拿出席生日會時收到的贈品。孩子起初擔心這會讓他們顯得格格不入,但我們已經教導他們成為同學的榜樣,也讓他們看Wall-E、Earth和Home等以環保為主題的電影,讓他們知道,每一個人的努力都很重要。” 

Bea認為,小朋友的適應能力強,而且不像大人一樣,對某些產品已產生依賴性。她說:“我們必須把改變環境的'工具'交給小朋友,他們才能為地球創造美好未來。”



“零垃圾生活”怎麼過? 

Bea的消費習慣未必家家適用,但值得參考。 

• 不買“一次性產品”如紙巾和用後即丟的杯盤。“別再購買這些用後即丟的產品,你會發現自己原來根本沒有這個需要。” 

• 抵制垃圾郵件,主動聯絡有關機構,要求對方不再把垃圾郵件寄到家裡。 

• 穿不下的舊衣服以及不再使用的家居產品,應捐給慈善機構。 

• 拒拿塑料袋。就算收銀員已經把東西裝袋,也要求他把東西取出。 

• 拒拿免費贈品,如在許多活動分發的免費瓶裝水和原子筆。 

• 把垃圾桶改為“堆肥桶”。廚餘、紙張、園藝廢棄物等材料都能用作堆肥,既可減少垃圾量,又能製造園藝肥料。 

• 別用釘書機,改用回形針。 

• 出外和參加聚餐時自備杯盤碗筷,拒用即用即丟的器皿。 

• 別用指甲油,單用指甲剪、不銹指甲銼(nail file)和自製維他命E滋潤油,就能讓指甲健康漂亮。 

• 別用衛生棉,改用可重複洗用的“月事杯”(DivaCup)或“月事布”(GladRags),或用舊衣服DIY“月事布”。 

• 別用磨砂膏。燕麥和鹽分別可用來去除臉部和身體其他部位的死皮。 

• 買東西時自備購物袋和玻璃罐(可裝食品如鮮肉和芝士),拒買包裝商品。
(文章出處:聯合早報作者:陳映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