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7日 星期日

沒空改變,其實就代表著--「你沒有目標」




對工作不滿意也不討厭,只知道「不想這樣過一輩子」──你是否也有類似困惑,卻找不到扭轉現況的施力點?事實上,只要善用自己的強項找出「正向循環」,翻身絕不是問題!
※邁向人生的交叉路口時,個人的生涯布局固然重要,但關鍵是面對重要或全新的機會時,每一次抉擇都需要「膽識」,一起來【不猶豫的力量/轉動一生的4把膽識金鑰】專題找勇氣>>>

你對現狀滿意嗎?從事不喜歡的工作,多數人可能摸摸鼻子心想:就撐下去吧;即使想提升自己、尋求更好的機會,但是找不到時間進修、下不了決定,最終駐足不前,充滿「人生沒有其他可能性」的危機感。

日本知名廣播節目製作人清水克彥認為,這種困境絕對是可以扭轉的。在新書《不滿意也不討厭的工作,我該怎麼辦?》裡,他分享自己從不愉快的現實裡成功翻身的經驗法則──設定目標,讓自己成為活用知識、人脈和專業的「循環人」,人人都可以從不滿意的現狀改寫職涯!

清水克彥40歲時,原本在廣播公司擔任採訪記者和節目製作,突然被調到不熟悉也不喜歡的單位,他反而將此視為契機:「與其抱怨,不如趁機做自己想做的事吧!」往後8年,他兼顧工作與家庭,重新描繪人生下半場的目標,實現出版暢銷書、到大學任教的夢想,最後也成功調回自己喜歡的單位。

「我沒空改變」其實代表「我沒目標」

為自己創造轉機的第一步,是積極畫出「目標」藍圖。「每天處理完公事,晚上回到家就78點了,根本沒有多餘時間」這是許多上班族的心聲。清水克彥指出,「沒時間」的想法背後,其實象徵著「沒目標」的生活,更間接成為工作沒效率的主因。

清水克彥想像自己10年後如夢成為暢銷作家與大學講師的模樣,再把這些目標寫在隨身筆記本、貼在家中看得到的地方,把願望轉化為動力。接著,找出自己崇拜的對象,並將目標說出口、讓親朋好友「見證」。

他發現,當一心想著目標,眼前的工作變得超有效率,以往「沒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的想法,也轉變成「只要有真正想做的事,就擠得出時間」。

此外,他還養成「每週工作從週四開始」的習慣:雖然上班時間是週一到週五,但他把週四當成每週的「第一天」,提前和客戶約定拜訪時間、給部屬指示,大大減少因等待別人回應而拖延計劃的情形。同時,規定自己每天早上完成3件事,讓下午工作節奏變得更輕鬆,能順利準時下班,享有自由。

從「I 型人」晉升為「循環人」,串聯興趣和專業

比起初入職場的新鮮人,步入中年的上班族需要具備既深且廣的視野,掌握不同領域的知識,否則容易陷入貧乏生活。這類只熟悉自己專業、對其他領域漠不關心的人,被稱為「I 型人」。
清水克彥指出,想打破困境,就要讓自己成為「T 型人」──從單一專業的縱軸,延伸出視野開闊的橫軸。舉例來說,參加工作外的進修或交流活動,拓展人脈,一定能擺脫枯燥生活。接著,再進一步變身成「循環人」,擺脫不滿意的現狀。

他以自己為例,之所以能同時在廣播公司、出版社、大學等不同領域擁有「分身」,訣竅在於善用優勢,讓3個領域的知識、人脈相互循環(見左頁圖表)。最後,他將興趣和專業不斷串聯,生活也變得更精采。
書中點出許多上班族的困境癥結和解決方法。例如「求好心切」很可能成為做不出成績的原因,不妨學習設定「時間停損點」;面對不喜歡、不擅長的事,只要努力「不變差」就夠了;學會把工作分出去,才更有餘裕發揮專長。不論身處什麼階段、哪種年齡層,都能從中得到啟發。

書名:《不滿意也不討厭的工作,我該怎麼辦?》
作者:清水克彥
出版公司:大是文化
出版日期:20141

同場加映

書名:《以小勝大》
作者: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
出版公司: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41

富爸爸一定強過窮爸爸?名校真的比較好?閱讀障礙症患者就沒出息?主流永遠是對的?艱辛創痛的童年竟然有益?天生的殘疾反而幫了大忙?一向善於分析各行各業成功法則的美國暢銷作家葛拉威爾,對這些問題提出大膽質問,進一步指出:人們常常只看到自己的脆弱,卻忽略了潛藏優勢。在這本書裡,他透過商界、學界且跨越國界的實際案例,挑戰一般人對優勢和劣勢的既定觀點──我們以為的優勢可能是個陷阱,我們以為的劣勢則蘊藏著機會。

延伸觀點》擁抱改變,掌握主控權

GE總裁威爾許曾說:「如果你不掌握自己的命運,別人就會牽著你的鼻子走。」

前陣子某兩家銀行合併的新聞炒得沸沸揚揚,我的一個朋友卻在此時黯然離職。因為他的薪水減少了10%,公司車福利沒了,私人辦公室也被收回;但是,工作量卻以倍數增加。

從報章雜誌中不難發現,近幾年來因組織改造導致人員被迫離開長期服務公司的例子層出不窮,感嘆之餘,是不是也擔心下一個被判出局的就是自己?

根據觀察,能夠在大風大浪中存活下來的人,基本上都具有以下共同特點:

耐心等待翻身的機會

人生的潮起潮落在大型組織裡有如戲劇般不斷地上演。一個人能否平步青雲,除了能力,還要看是不是跟對老板。

有的人當紅時得以大展身手,走路有風;然而一個突發事件就可能將他打入冷宮。同樣的,今天毫不起眼的無名小卒,也會時來運轉,以黑馬之姿,成為明日英雄。

誰也無法保證在每次的賽局中都維持贏面,因此當你處於逆境時,不妨韜光養晦,靜待翻身的機會,在下一場賽局中大放異彩。

當機會敲門時,已做好萬全的準備

所謂「好運就是在機會來臨時,你已經準備妥當。」要做到這點,你必須是個終身學習的信仰者與實踐家。

環境的快速變遷讓人不進則退,學校的知識往往在工作後的兩三年間就已消耗殆盡,為了保有競爭力,必須尋求各種方法更新自己的知識,光靠公司提供的訓練是不夠的,最好能撥出你收入的一部分,用在學習與自我提升上,隨時跟上時代的腳步。

建立自己的人際網絡

你可能聽過,在職場上「會做人比會做事重要」,尤其大公司裡更是如此。在職場打滾25年,不禁要將此奉為箴言。

我的另一位朋友,現在為某國際企業亞太區業務主管,他歷經3次公司被併,卻仍保有職位,甚至更上層樓,所憑藉的不光只是專業,公司看中的是他精明的個性與柔軟的身段,不論面對什麼個性的人,都能投其所好,將溝通的效益發揮到極致,也因此,他能夠快速適應新組織,並且經營人脈關係。

設定「停損點」,往前邁進

當發現眼前的賽局已非你掌控,在可預見的未來也不再有翻身機會時,就別再守株待兔了。你應該將機會向外延伸然後勇往直前。一旦鎖定目標就別蹉跎,機會稍縱即逝。

當時還服務於花旗銀行的陳聖德告訴媒體說他要利用週末時間來考慮是否加入中信時,我便認為事已成定局,因為聰明的人是不會讓機會溜走的。


GE總裁威爾許曾說:「如果你不掌握自己的命運,別人就會牽著你的鼻子走。」為了維持生存或追求卓越,組織變革已在各種規模的公司內如火如荼地展開,面對接踵而至的挑戰,你要開創先機,還是坐以待斃?(2003-12 Cheers雜誌39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